所谓的弱宋到底是什么样的-揭秘真实的宋朝军事实力 (弱宋的原因)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朝军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只看表面的成就,尤其是实际资料,一直戴着,贫弱,的帽子的宋朝,真的是很强的,即使是长时间嘲笑,弱,军,真正的实力也堪称强硬,宋强不强?我们...
今天想聊聊宋朝军事,老觉得它被冤枉了。要说宋朝,总被人扣“贫弱”的帽子,但要是细看实际战绩,其实硬得很。别再被“弱宋”的说法骗了,人家真不弱。
先说个被很多人搞错的点:“西夏败北”。只要理理北宋和西夏打了一百年的事就知道,北宋虽然打过败仗,但整体战略上一直压着西夏,王安石变法后更是直接碾压,西夏老巢横山山脉,到了宋徽宗那会儿基本全被北宋拿下了。唐代安史之乱后丢的河湟地区,北宋也差不多收回来了。要不是后来搞什么“联金灭辽”的骚操作,西夏早被端了。

西夏真不是菜货。往西打西域各国基本是碾压,向北怼强大的辽国,也赢过漂亮的仗。北宋能压着西夏,恰恰说明宋军确实有两下子。
总有人揪着北宋打辽国的高粱河之败、雍熙北伐败说事,但北宋赢辽国的仗也不少啊,雁门关大捷、徐河大胜、唐河大胜,都是实打实的。就连宋真宗刚上台那会儿,传说中骑兵稀烂的北宋,已经凑起能跟辽国硬碰硬的骑兵了,两万辽军脑袋挂在边境上示威,这战绩在汉族军事史上都算经典战役。

得说清楚,宋辽之战哪是简单的“农人打游牧”那么简单。辽国虽然也是草原起家,但占了幽云十六州后,不光骑兵更强,还多了农耕经济的底子,后勤杠杠的,比匈奴突厥这种纯游牧升级版还难缠。北宋先天丢了幽云十六州,能扛住这样的对手,真不容易。

很多人说北宋“靖康之耻”前就是苟且偷安,其实人家那会儿挺积极的。王安石变法后,河湟走廊被打通,被辽国垄断的丝绸之路又活了,青唐成了国际大都市。北宋中期西部一直在扩张,要不是司马光那些保守派大佬,明明战场占优还把地割给西夏,北宋的战略形势还能更好。

说到经济,宋朝那真是没得黑,“富宋”不是白叫的。耕地面积750万公顷,是汉唐两倍;平均亩产两石,一亩半地就能养活一个人;铁产量14万吨,比600年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还多。
海外贸易更是遍及全球,航线都通到北非了。宋朝统治者挺会做生意,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外贸法《元丰法》,专门管这事儿。

连遗臭万年的宋高宗都说过一句让明朝皇帝听了脸红的话:海外贸易赚的钱,足够养活国家军队和政府了,比向农民加税强多了。这说明宋朝多重视商业,税收管得多严。要是崇祯皇帝懂这道理,估计也不用上煤山了。

学者漆侠有个“马鞍”理论:北宋生产力是古代顶峰,后来元明前期掉下来,明朝中期才缓过来。宋朝多牛,看看这马鞍形曲线就明白了。
宋朝的问题就出在“脑”上——战略选择太离谱。关键战役里,“以文制武”简直要命,文人能写两篇文章就敢上前线当统帅,外行指挥内行,部队白送。宋徽宗这个艺术皇帝瞎指挥,把好态势搞砸了,直接招来靖康之耻。再强的国家,也架不住这么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