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他的庙号就知道了-历史为什么对朱祁钰不公平 (我要看庙号)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代宗朱祁钰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我们从朱祁钰的庙号就可以看出来历史对他是非常不公平的,朱祁钰庙号为明代宗,这个,代,就可以说明一切,也就是说他的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只...
很多人对明代宗朱祁钰可能不太熟,今天就来聊聊他。要说历史对朱祁钰有多不公,看看他的庙号就知道了——“明代宗”,这个“代”字,说白了就是临时工的意思,好像他这皇位是捡来的,不算正牌。其实吧,他真真切切当了8年皇帝,从正统十四年九月被于谦他们拥立,到景泰八年正月“夺门之变”英宗复位,这8年可不是“代理”,是实打实的皇帝。

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寇”,朱祁钰毕竟是被政变废掉的,清算肯定跑不了,哪怕废他的是亲哥,也一样。英宗复位后立马下诏骂他不孝不悌不仁不义,还废了他的帝号,赐谥“戾”,叫“郕戾王”,这意思就是说他一辈子作恶,神人共愤。看得出来,英宗是真恨死这个弟弟了。
这也跟朱祁钰对朱祁镇的防范有关,他把哥哥关南宫,不让任何人靠近。不光大门锁灌了铅,锦衣卫看着,连南宫旁边的树都砍光了,怕有人藏匿。吃的都得从小洞递进去。朱祁镇那几年过得是真惨,有时候连吃穿都成问题,他老婆钱皇后没办法,自己做点女红托人卖了换钱。说白了,朱祁钰就差没亲手杀他了,但始终没下死手。
我觉得朱祁钰心里也挺矛盾的,他既舍不得皇位,对哥哥又有点旧情,下不了杀手,就想让哥哥自生自灭,省得自己背弑兄的骂名。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怎么也没想到,哥哥被看得那么严,还能翻盘,这就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了雷。
要论当皇帝的本事,我觉得朱祁钰比他哥朱祁镇强多了。朱祁钰是临危受命,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瓦剌抓走,太子才两岁,为了不让国家乱套,于谦他们请太后同意,拥立朱祁钰为帝,尊英宗为太上皇。
他上台后重用于谦,重新整顿军队,统一指挥,最后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把瓦剌的威胁给解决了。他还挺会治国,战后经济不行,就减税、赈灾,安抚百姓,社会很快就稳住了。他自己也带头省吃俭用,减少宫廷开支,鼓励种地,修水利,甚至还坐着小船去水患严重的地方考察。他这一套下来,明朝的国力慢慢缓过来了,蒸蒸日上,连之前断交的藩属国都来朝贡了。这么看,朱祁钰其实是个不错的皇帝。

他被人骂最多的,大概就是刻薄对待英宗,还废了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其实这也人之常情,谁不想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呢?要说卑鄙,我倒没看出来,反而觉得他不算太狠。要是换成心狠手辣的,为了皇位,早把英宗和朱见深弄死了,哪还有后来的“夺门之变”?
再看看他哥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结果自己被瓦剌抓走,差点把明朝整没了,他是明朝唯一一个当俘虏的皇帝。复位后还是老样子,亲小人远贤臣,居然还给王振平反,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他还吸取了弟弟的教训,不再心软,偷偷让太监把病中的朱祁钰勒死了,永绝后患。更过分的是,听信谗言杀了于谦,真是让人寒心!要不是于谦他们打赢北京保卫战,他怎么可能被放回来?不过朱祁镇也不是一点好事没干,他废除了妃子殉葬制度,这算他皇帝生涯里最亮眼的一笔,可能这就是他庙号叫“英宗”的原因吧。

朱祁钰当了8年皇帝,死后被英宗废了帝号,给个“郕戾王”的恶谥,按亲王礼葬在西山,成了明朝唯一没进帝王陵的皇帝。直到他侄子朱见深继位,才恢复他的帝号,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朱祁钰当年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位,但应该没怎么为难他,不然朱见深也不会给他恢复帝号。不过朱见深虽然承认他是皇帝,却没给庙号,谥号也才5个字,跟其他皇帝17个字差远了,说明他心里还是没完全原谅。直到南明弘光时期,才正式加上“代宗”的庙号,谥号也补到17个字,可这个“代”字,还是像块疤,刻着历史对他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