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雕塑家法尔科内出生 (法国雕塑家法尔科内)
历史上的今天,在297年前的今天,1716年12月1日,农历十月十八,,法国雕塑家法尔科内出生,法国雕塑家,美术院院士,1716年12月1日生于巴黎,1791年1月24日卒于同地,1734~1744年...
297年前的今天,1716年12月1日(农历十月十八),法国雕塑家法尔科内出生。
他是美术院院士,1716年出生在巴黎,1791年也在那儿去世。1734到1744年,他在雕塑家勒穆瓦纳的工作室学过手艺。他独立完成的第一件作品是《克罗托纳的米洛》(1744年),十年后用同一个题材做了个变体(1754年,大理石,现在在卢佛尔博物馆),靠着这个作品拿下了美术院院士的头衔。那会儿他还做了不少作品,比如带点罗可可风格的、活泼又好看的室内小雕塑《浴女》(1757年),靠着这些作品,他得到了几个显贵人物的赏识和庇护。
1766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邀请他去俄国,他在那儿待到1778年,完成了那座有名的青铜纪念碑《彼得大帝骑马像》(也叫《青铜骑士》),这作品让他一下子在全世界都出了名。这座塑像本身高5.3米,底座是巨大的花岗岩,高5.1米,还留着石头原来的样子。法尔科内想用当时的启蒙思想,把彼得大帝塑造成“创业者、立法者、国家幸福的缔造者”这样的君王形象。他用特别简洁、大刀阔斧的手法,让整个塑像看起来特别有纪念碑的感觉。你看,彼得正骑着马站在山岩上,望着远处,马在奔腾,岩石底座像海浪一样,整个感觉特别向上、有劲儿。他还特别厉害,解决了技术难题,让整个塑像的重心都在马的后蹄和尾巴上,尾巴还搭在一条蛇身上——那蛇象征着“大自然和守旧势力给他设的无数障碍”。
从法尔科内一辈子做的这些作品里,既能看出巴洛克、罗可可的影响,更能看出他受了启蒙运动的影响,特别有现实主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