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压制西夏军队-西军-揭秘北宋王牌部队
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乱世,建立了大宋朝,人们常常把宋朝与其他中原朝代并列,合称,唐宋元明清,等等,殊不知,宋朝的体量与规模,实在难以和其他王朝相提并论,仅仅从疆域面积而言,宋朝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字...
宋太祖赵匡胤好不容易把五代十国的烂摊子收拾了,建了大宋朝。咱平时提中原朝代,总爱说“唐宋元明清”这么一串,好像宋朝跟前面那些王朝差不多大似的,其实啊,宋朝的个头儿,真跟人家没法比。
光看地盘大小,宋朝就是个“小透明”。才280万平方公里,唐朝愣是有1200多万,明朝也快1000万,宋朝顶多算人家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差着老大一截呢。
为啥宋朝这么小?根儿还在五代十国那会儿留下的烂摊子。半个多世纪里,全国各地军阀打架,小国跟雨后蘑菇似的冒出来,乱成一锅粥,北边西边那些游牧部落趁机坐大,跟饿狼似的围着中原转悠。
宋朝皇帝们搞“重文抑武”,觉得武将靠不住,结果就是军队拉胯,打辽国、西夏、金国总被揍,想扩张?门儿都没有,地盘能大才怪。

不过到了北宋后期,这事儿总算有点转机。宋辽不打仗了,西夏成了北宋的头号敌人,俩人打了七十多年。一开始宋朝被西夏骑兵揍得找不着北,好水川、三川口、定川寨,还有元丰西征,输得一塌糊涂,都快直不起腰了。
但后来章楶、种家将、折家将、姚家将这些猛将起来了,宋夏战局彻底翻盘。西北的宋军摸清了西夏骑兵的路数,还搞出一套专门的打法,把彪悍的西夏骑兵压着打。到了宋徽宗那会儿,西夏被西军揍得丢盔卸甲,快不行了,史书上都写“西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彻底认怂。西军成了北宋的王牌,战斗力杠杠的。
有了西军这根定海神针,北宋本来该安稳了吧?可谁承想,靖康之变那会儿,金国骑兵从北边杀过来,直扑汴京。国家都快没了,宋钦宗赶紧从西北调了十三万西军连夜赶去救场,指望他们能扭转乾坤。
可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西军跟金兵打的时候,完全不是当年那个味儿了,连吃败仗。种师道、种师中、姚古、姚平仲、折彦质这些名将全上了,可不管是汴京城下,还是太原、榆次,西军打得稀烂,跟在西北时判若两队,最后跟着北宋一起完蛋。
为啥西军打西夏是王牌,打金兵就成鱼腩了?其实西军的战斗力不可能一夜之间退化,问题出在指挥上。
在西夏前线的时候,西军是前线将领说了算,他们根据战场情况随时调整打法,灵活得很。可靖康之变时,这规矩没了,西军全被宋钦宗这个糊涂蛋抓在手里。他对军事一窍不通,打还是和,犹豫半天,种师道这些人的正确建议他全不听,搞得西军将领们束手束脚,不知道该咋办。
宋钦宗该打的时候缩头,不敢出兵,错过机会;不该打的时候又瞎指挥,硬上,还不放权,各路兵马谁也不听谁的,最后全盘皆输。史书里写得很清楚,种师道那些老将的建议,句句在理,要是宋钦宗把指挥权全交给种师道,靖康之变肯定是另一个结果,西军也不至于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