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现形记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官场现形记中的清朝究竟多腐败 (官场现形记主要内容)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文学家李伯元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最早在陈所发行的,世界繁华报,上连载,共五编60回,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它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
晚清李伯元写的《官场现形记》,最早在《世界繁华报》上连载,五编60回,算是近代第一部在报纸上连载就火遍全国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串了三十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上到皇帝下到小吏,全写进去了,开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先河。
《官场现形记》里的晚清,到底有多腐败?
1.买官。晚清官场里,想当官的人多,位置少,补不上缺的人日子过得苦,就有人花大钱买实缺。没钱怎么办?借高利贷呗。不管怎么弄到官,一上任就得赶紧搜刮,把买官的本钱捞回来。书里有个例子,某人花了数万两拿到实缺,马不停蹄去上任,结果前任瞒着家里办丧事,把当地的钱粮都搜刮光了,他连汤都没喝上。
2.卖官。从皇宫到地方,卖官的风气特别盛,感觉没人不掺和。而且官位这东西,卖方说了算,哪个位置油水多,是明面上的还是暗地里的,都门儿清,定价就按这个来。想买官?先得打通路子,过程中还得被各种敲诈勒索。比如有个中堂,自己开了家古董店,找他买官的人,得到店里买古董送礼,送完古董又留回店里,甚至有人被坑了两次,买了同一件古董。
3.互敲竹杠,倾轧成风。官场里这种中间人两头敲竹杠的事儿可太多了,书里写了一堆,敲竹杠和互相使绊子的事儿贯穿全书。典型的套路就是:中间人要1000两,出钱人还到600,中间人给办事的300,办事的再给真正管事的100,一层层扒皮,最后落到办事人手里的没多少。
4.兵备废弛,杀良冒功。湘军那批老人退下来后,他们的后代、徒孙们根本不堪用,吃空饷、克扣兵饷是家常便饭。统领们带兵就为了捞钱,军队人不够也不操练,只要阅兵时能糊弄过去就行。有地方本来没土匪,某个统领带兵去剿,花了朝廷几十万两,结果杀了些当地老百姓,经过“老州县”一番操作,居然还得了万民伞,这事儿现在看都觉得离谱。
5.堕落腐化,寡羞廉耻。书里官员们吸大烟、通宵打麻将、叫局的描写特别多。有个官员看到同僚把老婆送给统领,自己也急不可耐,把女儿送了上去,脸都不要了。
6.迂腐无知。大多数官员对洋务一窍不通,书里偶尔出现几个懂实务的,也都是半吊子,就知道钻营。
鲁迅把它跟另外三部小说合称“谴责小说”,是晚清文学的代表。1998年香港《亚洲周刊》评20世纪100部优秀作品,它排前10;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评20世纪100部优秀小说,它还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