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为什么被乾隆称为-死前留下7个字-一代完人 (黄道周为什么要写孝经)
古代的亡国之君,下场大多都很凄惨,要么死于敌人之手,要么选择寄人篱下、忍辱偷生,有勇气自杀殉国的屈指可数,而崇祯皇帝则是其中之一,尽管崇祯生性多疑,但他并不昏庸,付出了很多努力,却依旧没能够力挽狂澜,...
古代的亡国之君,下场大多挺惨的,要么被敌人弄死,要么就得低头当孙子,真有胆量自杀殉国的没几个,崇祯算一个。这人虽然多疑,但不至于昏庸,其实挺努力的,可还是没挽回局面。换我说,这事儿真不全怪他,当时那个烂摊子,除非朱元璋从坟里爬出来,不然换谁估计都悬。

王朝快完的时候,最能看出大臣忠不忠。虽然当时有不少明朝官员投降了清朝,但也不缺硬骨头,宁死不降,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忠心,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位——黄道周。他年轻时家里穷,但读书特刻苦,天启二年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
崇祯当皇帝那会儿,内阁首辅跟走马灯似的换,一年换一个都算快的,能干满三年的都少见。有次崇祯要杀大学士钱龙锡,满朝文武没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黄道周不干了,直接怼皇帝:“现在杀了这么多首辅,对国家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这下把崇祯惹毛了,先给他连降三级,后来干脆贬成老百姓。

崇祯九年,黄道周又被起用了。听说杨嗣昌背地里偷偷想跟清朝议和,他气得差点背过气,在朝上当着面就痛骂杨嗣昌。看到崇祯想护着杨嗣昌,黄道周反问:“忠臣和奸臣都分不清,正邪都混一块儿了,还怎么治理国家?”因为这事儿,他又被贬到江西。经历这些事,黄道周感慨几句,就借口身体不好辞官回家,专心搞学问了。
南明隆武帝在位时,让黄道周当兵部尚书。其实他完全可以拒绝,但心里装着大明,二话没说就接受了。当时朝廷缺兵少将,为了打清朝,黄道周亲自去招兵,还带着士兵跟清军硬刚,结果人太少,被打败俘虏了。清朝让洪承畴劝降,说只要他肯归顺,什么条件都答应。

清朝那帮人根本不懂黄道周,从被抓那天起,他就抱着必死的决心。洪承畴被他感动了,求清朝放了他,结果没答应。关着的时候,他妻子送来封信,就九个字:“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黄道周看完,冲着天大喊一声,赴死的决心更坚决了。
没多久,清朝要砍他的头,他大笑着走向刑场,还冲着喊:“天下哪有怕死的黄道周!”杀完之后,刽子手从他衣服里发现张纸,上面写着“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血字。那刽子手本来也是明朝人,看到这七个字,当场跪地上哭了。黄道周不光忠心,还懂天文地理,书法绘画也厉害,诗文写得也好,连后来的乾隆皇帝都挺佩服他,说他是“一代完人”,还给了个“忠端”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