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史以来最仁义的皇帝宋仁宗-创造黄金时代 (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仁宗皇帝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
宋仁宗那会儿,宋朝算是稳当得很,经济也贼发达,搞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
宋仁宗赵祯,1010年生,1063年走,北宋第四个皇帝,13岁上位,一坐就是四十年。他爹是宋真宗,第六个儿子,本来叫受益,后来被立太子才改名叫赵祯。1063年在汴梁皇宫驾崩,享年53岁,陵墓是永昭陵,谥号长得能念半分钟,反正就是夸他仁义。
他小时候,章献太后垂帘听政,跟武则天似的,后来他亲政了,那些捧太后的人被揭发,他也没计较,反而提拔了些真有本事的。
不过他当皇帝那会儿,也有糟心事——官太多,兵也太多,打仗还老输。虽然后来西夏低头了,但边患一直没消停。搞过一次“庆历新政”,想整饬吏治,可惜没成功,很快就黄了。
仁宗这人,性子宽厚,不爱铺张,自己也能管住自己,所以历代史学家、政治家都挺夸他的。
先说这“仁心”。有次吃饭吃到砂子,他赶紧把碗盖上,不让别人看见。皇后问为啥,他说:“要是让御厨知道了,估计得挨罚。”晚上批折子饿了,想喝碗羊肉汤,皇后要去弄,他拦着:“今天喝了,以后御膳房天天得杀羊备着,太浪费了。”他小时候刘太后垂帘听政,有人想捧她当武则天,他亲政后这些人被揭发,他没追究,反而提拔了些有真本事的人。最狠的是,后宫有个刘氏给他戴绿帽子,他气得不行,但下不去手,直接打发去尼姑庵了。
再说说“仁义”。宋朝有规矩“不杀上书言事者和士大夫”,他守得死死的。苏轼考进士时,卷子里说有人传皇上沉迷歌舞不管百姓,主考官要治罪,仁宗说:“这小子有胆识,该提拔。”四川有个秀才写反诗,让太守独立,太守抓了他,仁宗说:“就是发发牢骚嘛,给个官当吧。”想给老丈人封官,被包拯拦着,唾沫星子都溅脸上了,他也没办法,还得听包拯的,包拯后来还更受重用了。他手下欧阳修、狄青、包拯、司马光、王安石这些人,全是牛人,后世皇帝都比不上。
还有“仁政”。高丽不进贡,大臣要打,他说:“领导有罪,老百姓没罪,打啥?”财政部想收盐税,他说:“一收税,盐价贵了,老百姓咋吃?”直接下诏罢了。有人要给道教神像造金冠,他说:“这不是坑老百姓犯罪吗?镀金就成。”有个叫林瑀的拍马屁,说大办宴会、巡游就能大治,他吓得赶紧疏远这人。晚年还在琢磨改革,想求个万世太平,真是活到老改到老。
仁宗那会儿,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用起来了,经济得多牛?宋朝财政收入,后来“康乾盛世”的两倍都不止,地盘还不到清朝一半,人口不到四分之一。老百姓日子也好,司马光都抱怨:“连贩夫走卒都穿丝绸了,像话吗?”文化也猛,小说诗词不输盛唐,四大发明有三个是他那会儿搞出来的。边境也太平,西夏辽国慑于国势,几十年没大打。他走的时候,老百姓自发送葬,连辽国皇帝都哭得稀里哗啦。
很多人觉得盛唐是顶峰,但论文治,仁宗那会儿真不输。从老百姓日子看,“仁宗盛治”就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黄金时代,仁宗皇帝,绝对算得上第一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