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六旬老夫妇竟生下三个孩子-他们的后代灭亡了辽国和北宋 (一对六旬老夫怎么称呼)
打东边来了个白胡子老头,能说会道消灾解愁,这个顺口溜是我瞎编的,但是在南北朝时期,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女真各部落真迎来了一位老头,老头六十多岁了,名叫函普,从东边的高丽施施然而来,并且最终成了一代部落首领...
“打东边来了个白胡子老头,能说会道消灾解愁。”这顺口溜是我瞎编的,但南北朝那会儿,原始社会的女真部落还真来了这么一位老头。老头姓函普名,六十多岁了,从东边的高丽晃晃悠悠地来,最后居然成了一代部落头头。
女真这称呼,周朝叫肃慎,汉晋是挹娄,南北朝成了勿吉,隋唐叫靺鞨,辽朝才定下女真名。函普来的时候,这些部落还统称勿吉,不过为了方便,咱们先叫他们女真吧。

话说这函普的祖上原本也是女真人,后来搬去了高丽。函普弟兄仨,哥哥留在了高丽,他和弟弟一起回了老家的白山黑水,跟女真完颜部落混到了一块儿。
这时的函普已经六十好几,见多识广,种地打鱼、捕猎打头的本事样样通,没事就给完颜部落的兄弟姐妹们支几招生活小妙招,日子久了,这老头成了完颜部里的“活宝贝”,谁见了都乐呵呵地凑过来听他唠两句。
更绝的是,函普在高丽待过,见识比当时的女真人多了一大截,人情世故也懂。部落里谁家闹点矛盾、拌两句嘴,只要函普一出面,几句话就能让双方握手言和,心服口服,他的威望就这么一天天涨起来了。
不过原始部落嘛,抢块地、争个水源、猎个好点的兽,一言不合就干起来,要是出了人命,那可不得了,两个部落非得血拼到底,最后往往两败俱伤,死一堆人,家底也败光。
完颜部和其他女真部落也常这么折腾。有一次,完颜部的人打死了一个外部落的人,搁平时,肯定又得掀起一场血战。完颜部的头头急得团团转,赶紧把函普请来:“老函啊,你要是能平了这事,不让咱部落跟人结死仇,我把部里最贤惠的闺女嫁给你,还让你正式入咱完颜部!”函普一听,眼睛都亮了:“真?六十多岁还是黄花闺女?那太合适了!我这辈子没成家,这下有盼头了!”立马拍胸脯说包在他身上。
回去后,函普琢磨了个主意,跑到仇家部落说:“为一个人闹得两家不死不休,图啥呢?不如这样,把凶手杀了,咱们再赔他们点东西,以后再出人命,就照这个规矩办:凶手偿命,家里出个人去受害家当奴隶,再赔二十匹马、十头牛、六两黄金。两边都省事,还能捞点好处,多好。”
对方部落其实也不想打了,一听这话,当场拍板同意。于是两边立下规矩,以后恩怨按这个来,不许私下再干仗。这办法后来传遍了所有女真部落,成了铁律。函普一下子成了大功臣,完颜部没食言,真把那六十岁的“黄花闺女”嫁给了他。俩六旬老人凑一块儿,居然一连生了三个娃,这在当时可真是稀罕事!
完颜部的首领从此就在函普的子孙里传,后来统一女真、建立金国的完颜阿骨打,就是函普的七世孙。
再往后,金国起来后,先把辽国干掉,又南下灭了北宋,搞出“靖康之变”,把赵构赶到江南,东北亚地区就多了一个横着走的帝国。
这一切一切,都源于“打东边来了个白胡子老头”函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