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为什么用了22年才消灭西夏 (成吉思汗为什么改名苍)
当我们翻开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史时会发现没有一部,西夏史,,这是为什么呢?是本身就是无关紧要还是另有隐情值得思索,在我看来——西夏的历史之所以在历史上被抹去,是因为蒙古人曾在西夏手中吃过亏,13世纪初期的...
翻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史,会发现压根儿没有《西夏史》。为啥呢?是西夏本身没啥存在感?还是另有隐情?我觉得啊,西夏的历史被“抹掉”,主要是因为蒙古人当年在西夏这儿吃过亏。
13世纪初的蒙古帝国,像颗突然炸开的超新星,把北部草原和戈壁都点着了。把原来散装的游牧部落捏合成一个整体后,蒙古人立马掉头打南边的西夏,但这仗打得比成吉思汗预想的拖太久太多——整整22年才把西夏给灭了,这可是他们打遍欧亚大陆都没遇到这么硬的茬儿,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让西夏人射了一箭,中了毒。
所以啊,西夏人的战斗力和坚韧真不是盖的。就因为西夏太能扛,硬生生拖慢了蒙古人打宋朝的节奏,特别是守城的时候,那叫一个死磕,西夏人在肃州、中兴府这些地方都给蒙古人重创过。
其实也正是因为西夏人抵抗得太顽强,结果中兴府投降了还是被屠了。1227年的中兴府,简直就是西夏抗蒙的缩影。蒙古灭了西夏,金朝少了个好帮手,西北也没了缓冲地带,这倒给蒙古横扫中原铺了路。
加上成吉思汗的遗嘱和在西夏这儿总不顺心,蒙古人对西夏的文化差不多给毁光了,自然更不会愿意给曾经的对手编修一部正史。可能有人要问:那为啥金朝、南宋都有脱脱编的史书?但历史这玩意儿就爱开玩笑,南宋据说也杀了蒙哥汗,史书篇幅却一点不少。我琢磨着,最大的可能是南宋、金朝的中上层,有不少人混进了蒙古的官僚队伍里,修史的时候自然多替自己人说好话。
说白了,在官方眼里,西夏根本不够格。就因为老早就跟唐、宋、辽、金这些大佬称过臣,主权上不独立,官方自然懒得给你修正史,顶多在正史里当个藩属国提一嘴。大理国也是这待遇,没修史。到了14世纪中期,那些修史的汉人、蒙古人眼里,西夏根本不值一提的小政权,自己说了不算,也不是啥正统,那可不就给忽略了。

其实历史上的西夏,在西北那块儿也算是个大国,民族多得很,地盘包括河西、宁夏、阿拉善、湟水流域,好几次都把蒙古大军挡回去了。西夏的文化其实挺发达的,黑水城挖出来的8000多件文物就能看出来,佛教尤其兴盛。可因为打了太久的仗,好多西夏文的历史文献要么丢了要么被毁了,会看西夏文的人也越来越少,想修一部《西夏史》,根本没门儿。
所以现在我们对西夏还是知之甚少,毕竟好多信息早就永远找不回来了,说不定几百年前的元代,大家就已经搞不清了。以后说不定能用更先进的技术、新的考古发现,多了解点西夏的历史,但这一切仍有待未来学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