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什么会这样呢-规则-春秋初期的战争讲究 (为什么会这样的英文)

说起战争,大多数人会想到血腥、杀戮的场面,但在西周至春秋初期这段时间,两国的战争却相当特殊,不仅没有你死我活的场景,一些规则听上去还很,可爱,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admin

说到战争,大家脑子里可能都是血肉横飞的画面,但西周那会儿到春秋初期,国与国打仗可有意思了,一点没有你死我活的架势,有些规则现在听都觉得有点“可爱”。

首先,打仗得有个像样的理由,不然会被其他诸侯国戳脊梁骨。后来啊,这理由越编越花哨,最后到了现在,直接开打不吭声反倒成了常态。

其次,得光明正大地打,不能搞偷袭。人家国家闹饥荒、国君刚挂了,这种时候落井下石,会被看不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规则-春秋初期的战争讲究 (为什么会这样的英文)(图1)

还有,不杀使者。开打前双方都会派个使者到对方军营里说说为啥要打,就像诸葛亮北伐,还派使者去司马懿那儿晃过一圈呢。

打仗还有时间地点限制,两边军队只能在自家边境线上打,所以战场也叫“疆场”。时间一到就得停手,打累了还能中场休息一下,跟现在球赛似的。

最关键的一条:不能碰对方国君。那时候带兵打仗的,基本都是各国的老大。

公元前575年,晋国和楚国为了当中原老大,在鄢陵打了一仗,叫鄢陵之战。这场仗里现在看还挺温馨的:晋国大将郤至开着战车打仗,路上三次碰到楚王的战车,都赶紧下车行个礼,楚王也挺高兴,回赠了他一把弓。更逗的是,楚军被打跑了,晋军追了五十步就停了——这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由来。

公元前521年,宋国内乱,华豹和公子城在赭丘遇上了。华豹先射了一箭,没射中。等公子城搭箭的时候,华豹又拉开弓要射,公子城急了:“你讲不讲规矩啊?刚射完该轮到我了吧!”结果华豹真把弓放下了,等公子城射,反被一箭射死了。

要说这个“礼仪之战”,最有名的就是宋襄公的泓水之战了,公元前638年宋楚打的,《左传》里记着呢。那会儿为啥打仗这么讲规矩?其实也简单,诸侯国之间还算亲戚,大家庭里兄弟抢地盘,总得讲点“兄弟情分”。而且打仗的都是贵族,带头的是国君,底下当兵的是“士”,平民奴隶都没资格上战场。

可到了春秋中后期,风气就变了。晋国大将先轸喊出“兵者,诡道也”,各国为了赢,开始让平民奴隶上战场。到了战国,仗就彻底打歪了,成了没底线的暴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规则-春秋初期的战争讲究 (为什么会这样的英文)(图1)


上一篇: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怎样的-胜负第二-其宗旨是-礼仪第一 (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 下一篇:闵子骞简介-是二十四孝中的-春秋时期孝子-芦衣顺母 (闵子骞简介)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