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何能脱颖而出发动陈桥兵变-从而登基称帝 (赵匡胤为何能夺权成功)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各方面并不突出,为何能登基称帝开创大宋300年基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黄袍加身,的故事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详,说的就是大宋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开启...
赵匡胤这人,要说当时有多突出,还真说不上。但“黄袍加身”的故事大家都熟,细想就奇怪:后周世宗柴荣临走前,明明给小儿子铺好了路,还找了三个顾命大臣,军权其实攥在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韩通手里。赵匡胤那时候只是个殿前都点检,算不上头号人物,怎么最后就穿上黄袍当皇帝了呢?
首先得说,柴荣这人,在选人上有点翻车。他死前民间突然冒出“点检做天子”的木牌,估计是怕前朝那种权臣篡位的事儿,就把当时的殿前都点检、他姐夫张永德给撸了,换上了看着老实巴交的赵匡胤——这不等于直接把皇位送上门了么?再说他挑的那几个顾命大臣,基本就是摆设,后来赵匡胤上位,轻轻松松就把他们一个个搞定了。
再说说赵匡胤自己。这家伙,野心是真不小。唐朝末年那会儿,朝代跟走马灯似的换,他家祖上只是唐朝小吏,没背景,全靠自己从大头兵往上爬,混到禁军首领,能没想法?而且他的野心没随着官变大而收手,毕竟那个年代,兵强马壮者称王,谁不想当皇帝?关键是他会等,会藏。柴荣安排后事时,赵匡胤其实挺尴尬,上面有顾命大臣和韩通压着,下面还有“点检做天子”的风言风语,稍有不慎就得玩完。他干脆来了个以退为进,直接离开京城回自己地盘。半年后,朝局一变,他几个铁哥们儿都当上了军队头头,这为后来的陈桥兵变铺好了路。
陈桥兵变那出戏,能兵不血刃成功,说白了就是赵匡胤占全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嘛,北汉契丹这时候跑来犯境,朝里又是个七岁的小娃娃皇帝,人心惶惶,大家就盼着个能打仗、有威望的人出来镇场子——只要不伤他们的利益,谁来当皇帝他们无所谓。地利呢,陈桥驿离京城才四十里,兵变完马上就能杀到城里,大臣们反应都来不及。人和就更不用说了,赵匡胤在军里混了这么多年,从士兵到统领,兄弟下属遍布军中和朝堂,陈桥兵变说白了就是跟着大哥混,大家都有好处。而且那时候老百姓也受够了打仗,一个七岁的皇帝能指望他啥?
所以你看,赵匡胤当时真不算最拔尖的,但就是最合适的人。时势把他推到那儿,他抓住了机会,这一黄袍加身,不仅开创了大宋三百多年基业,还把宋朝的经济、科学、文化整成了古代史上的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