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连自己都不能给后宫加薪-宋朝的明君宋仁宗到底有多仁义 (竟然连自己都没有了)
在宋朝奇葩皇帝辈出的大环境下,他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并且其在位42年,创造了宋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记录,史学家曾评价他在位期间的功绩,说他是,仁宗盛治,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等名臣,都出现在这个时期,那...
宋朝那会儿奇葩皇帝不少,但宋仁宗算是个例外,算得上明君,在位42年,直接把宋朝皇帝的在位时长纪录给拉满了。史学家说他那会儿叫“仁宗盛治”,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这些大牛都在他手下混。可奇怪的是,这么个皇帝,咋就说话没人听呢?这事儿得从宋朝一项制度说起。

当时宋仁宗的妃子们嫌俸禄太低,不够花,就找他要生活费。结果仁宗说“这没用的”。妃子们还不信:“您是皇上啊,谁敢不听您的?”仁宗没办法,就给她们写了张纸条,让她们到时候去领银子,又补了句“我可不能保证一定能领到”。妃子们拿到纸条美滋滋的,真去领的时候,官员直接说不行。她们跑回来找仁宗理论,当着他的面把纸条撕了,还嘟囔句“果真不行”。
这事儿怪宋朝的“台谏”制度。这制度说白了就是管着皇帝和官员的权力,不是宋朝独创,唐朝就有苗头,那时候台官负责盯着百官,谏官专门劝谏皇帝,各管各的。到了宋朝,台谏合一块了,台和谏的活儿混着干,反正就是盯着皇帝和官员,不让他们瞎折腾。

所以啊,宋仁宗那张纸条根本不管用,官员该不领还是不领。但话说回来,制度是人定的,清朝后期搞军机处加强集权,不也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儿嘛。其实这倒像是宋仁宗的聪明劲儿,他故意不硬用权,才让那会儿的宋朝稍微安稳了点。

而且宋朝还有个规矩,国家大事得皇帝和丞相都点头才行。皇帝有裁决权,丞相有主理权,没丞相同意,皇帝想干点啥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