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宋军敌不过蒙古大军-为何还要选择主动出击呢 (宋军敌不过蒙古将领)

端平入洛时,黄河以南,千里无炊烟,南宋大军北上之后无法从当地获得补给,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经营的话,基本上占领黄河以南也无法屯田自给自足长期驻守,况且黄河以南已经是严重的黄泛区,百姓丧失殆尽,后来的川蜀...

admin

端平入洛那会儿,黄河以南千里无炊烟,南宋大军北上根本没法就地补给。要是没足够时间经营,就算占了黄河以南,也屯不了田、养不住兵,何况那儿早成黄泛区,百姓跑得差不多了。后来的川蜀地区就是例子,蒙古军不会给你喘息筑城的机会,一波接一波来劫掠,刚有点起色就被砸烂——余玠能在川蜀建起山城防线,除了他本事大,也赶上窝阔台、贵由汗接连死掉,蒙古内部乱糟糟,给了他十年空档筑城屯粮。这么看,双方战力摆在那儿,蒙古军又快又狠,端平入洛从开头就赢不了。

宋军敌不过蒙古大军-为何还要选择主动出击呢 (宋军敌不过蒙古将领)(图1)

入洛的宋军其实挺能打的,徐敏子、刘虎他们部下都挺顽强,洛阳突围时,败退的宋军还能用步兵大阵反着打蒙军。但这场仗输,赵葵、全子才指挥有锅,更大的锅还是环境——中原早被蒙军祸祸好几轮了,开封、关中快成空壳,徐州那边一片汪洋,运粮都难,前线宋军饿着肚子跟蒙古人拼,哪能顶得住?所以说宋理宗这时候出兵,真不是时候。

宋军敌不过蒙古大军-为何还要选择主动出击呢 (宋军敌不过蒙古将领)(图1)

要是自己够硬,北伐这事儿没毛病。宋要是能有蒙古一半实力,就该全面北伐,打到旧金燕晋地界。明朝后来不就靠九边防线稳住了?要是宋军实力稍弱,也可以全线推,想接手金朝的关河防线——金军证明过,从北边硬打关河防线太难,能换南宋更多喘息空间。可南宋军力实在太弱,中原人都跑没了,端平入洛实际意义不大,能活着把队伍带回来就算赢了。

真要是有本事占住关河防线,还有人有钱物去巩固它,就该直接北伐,把战线往北挪。新关河防线比残金的稳多了,关键是南宋没这条件。端平入洛更像军事冒险,抢地盘、夺开封故都的功绩是显眼了,可实际没啥用——北方都打烂了,人口少了九成,抢下来也养不起。换几个统治者肯定不这么干,朱元璋会闷头攒实力,刘彻会厉兵秣马跟蒙古死磕,李世民可能亲自带兵上阵。

说到底,南宋还是太弱,打不过蒙古,能选的路就少,错一步就完蛋。南宋跟蒙古早晚得打,可自己几斤几两、对方多厉害都没算清楚,定个超出自己实力和能力的战略,这能叫好战略?

端平入洛说白了,就是想抢地盘,显摆一下“夺回开封故都”的功。可那时候北方中原汉人对宋廷早没信心了——以前夹在宋金中间,被两边收编、出卖、再收编、再出卖,当炮灰都嫌惨,只能聚堡求生,官兵路过可能就被“收编”了,转头又被“卖”掉。最后还是忽必烈给了条活路,比如河北涿州张柔,聚乡邻结寨自保,被金廷拉去打蒙古,战败被俘,结果被忽必烈收了,重用他儿子张弘范当灭宋总指挥,张家成了元代汉世侯之一。


上一篇: 蒙古在婚姻方面有怎样的恶习-和亲公主在蒙古时的地位如何 (蒙古在婚姻方面的成就) 下一篇:皇太极能越过蒙古-挥师入关靠的是什么 (皇太极才能)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