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蒙对抗时间长达45年之久-南宋究竟拿什么抵抗蒙古 (宋蒙之战百度百科)
对宋蒙对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235年,宋蒙之间爆发了全面战争,导火索是,端平入洛,事件,南宋在联合蒙古灭金朝之后,急于收复原来北宋的东京开封,西京河南府,南...
最近老琢磨宋蒙对抗这段历史,越看越有意思,跟大家随便聊聊。
公元1235年,宋蒙俩人算是彻底撕破脸打起来了。直接导火索就是“端平入洛”——南宋联合蒙古灭了金朝后,急着想把北宋的旧都开封、河南府、应天府这些地儿收回来,结果呢?粮草跟不上,又没骑兵,被蒙古军打回来了,只能退回老防线。那时候蒙古军是真狠,灭金之前已经把西夏、西辽给收拾了,占了北方老大地盘,实力早就比南宋强了,或者说,早就有跟南宋掰手腕的本事。

其实南宋当时跟蒙古联手抗金,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蒙古是虎狼之心,但还是得硬着头皮上,很大一部分是想在蒙古面前露一手,毕竟古代打仗,虚张声势也挺重要的嘛。可问题是,把金朝这根刺拔了,剩下的不就是蒙古和宋对着干?俩国家还挨着,不打架才怪,更何况蒙古知道自己能耐大,咋能放过这机会?

所以全面战争就这么开始了。刚开始宋军其实打得还行,沔州、真州、阳平关、庐州这几仗,都把蒙古军打回去了。但问题在于,宋军以前多在平原上打正规战,跟蒙古人打,野战能力差远了,这活儿他们真不擅长。更要命的是,宋军就没啥大规模骑兵,蒙古人从大漠来的,骑兵那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宋军在这方面吃亏太大了。

还有个要命的事儿,之前的英雄们一个个都没了——孟拱、王坚这些名将相继去世后,能扛得住蒙古的南宋将领,手指头都数得过来了。而且整个宋蒙战争期间,宋军虽然赢了好几次,但主动权一直攥在蒙古手里,他们想打就打,想退就退。宋军大多是靠地形险要防守,很少主动出击围歼蒙古主力,看着赢了几场,其实一直被人家牵着鼻子走。灭了周边国家后,蒙古又降服了吐蕃,灭了大理,把青藏高原和云南占了,说白了,蒙古已经把宋的边境全占了,把宋朝围得水泄不通,这时候宋朝其实已经悬了。

1259年蒙哥汗死了,他弟弟忽必烈抢了位,把本该继承的阿里布哥给关起来了,蒙古贵族不干了,大蒙古国一分为五:元朝、窝阔台、察合台、伊儿、钦察这几个汗国。忽必烈不管中亚西亚了,回头专心对付南宋。1271年他建了元朝,南宋也就到头了。那问题来了,看着早就气数用尽的宋朝,为啥还能跟蒙古死磕45年?我看到网友说因为郭靖夫妇死守襄阳,才给宋朝续了命。我得说,这金庸粉属实铁了——历史上确实有郭靖这人,但哪有小说里那么神?他其实是抗金的,后来因为不肯穿女真人的衣服被追杀,最后投江了,哪有守襄阳几十年啊。

那到底是为啥呢?其实我觉得挺简单的,就俩字:财力。北宋那会儿,仁宗他们挺会搞经济,攒下不少家底。南宋虽然皇帝们大多不咋地,沉迷酒色不管事,但老本儿够厚,打仗的钱还是有的。再一个,蒙古人来自漠北,对宋朝的地形不熟,只要宋军能守住要地,稍微抵抗一下,蒙古想快速灭宋就不容易。所以看着像苟延残喘,硬是撑了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