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恨蓝玉是因为他霸占蒙古妃子吗-霸占妃子只是其中之一 (朱元璋杀蓝玉为什么不反抗)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蓝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对待功臣的手段比起刘邦,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刘邦是精准打击,那朱元璋就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扫荡,通过制造,胡惟庸案,,朱元璋解...
说起朱元璋和蓝玉这事儿,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朱元璋杀功臣,但具体到蓝玉咋死的,中间那些弯弯绕绕,估计不少人就不太清楚了。
朱元璋收拾功臣那手段,比刘邦可狠多了。刘邦嘛,好歹还讲究个精准打击,朱元璋倒好,直接来个全方位、立体式的大扫荡,一个不落。先是通过“胡惟庸案”,他把皇权和相权的矛盾给解决了,可皇权跟武将手里的兵权,还是对不上眼。各地的军事将领手握重兵,这成了朱家头等大事——必须把兵权收回来!朱元璋分封各地的皇子,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制衡这些将领;颁布各种军法,比如《大诰武臣》,对武将的行为进行约束。但是,开国武将违纪乱法的现象依旧不断发生,比如会宁侯张温“居室器用僭上”,而表现最为恶劣的要属凉国公蓝玉。
蓝玉是定远人,常遇春的妹夫。这人天生高大威猛,脸蛋子红扑扑的,跟关公似的。跟着朱元璋后,打仗不含糊,加上常遇春罩着,官职蹭蹭往上涨。可架不住这哥们儿飘了,人一飘,那些七七八八的毛病全冒出来了,慢慢就找不着北了。
洪武二十一年七月,蓝玉出事了,闹了件挺丑的事儿。那次捕鱼儿海之战,明军抓了元朝的妃嫔,其中有个长得特别标致,蓝玉一看就挪不开眼,直接给占为己有了。这事儿可把朱元璋惹毛了——他平时对元朝俘虏多好啊,就是想笼络人心,搞个“不战而屈人之兵”。蓝玉这么一搞,明朝的脸往哪搁?朱元璋知道后,立马派使者过去把他一顿臭骂。
八月,蓝玉凯旋回京,朱元璋当着面就训他。本来嘛,朱元璋想封他个梁国公(中原富庶地儿),结果因为这事儿,改成了凉国公(边塞荒凉地儿)。就差一个字,意思差远了。不光如此,给他的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上,还把他那点破事儿都刻上去了——朱元璋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你蓝玉功劳是有,但错也不少,我都给你记着账呢。
可蓝玉压根没把朱元璋的提醒当回事,该咋还咋,《明太祖实录》里说他“专恣暴横”,真是一点不冤。他私下里养了几千奴仆和干儿子,这摆明了就是想搞自己的小团体;欺压百姓,强占民田,人家去告状,他还仗势压人;抢来的战利品,明明该充公,他直接揣自己兜里。
平时吃喝玩乐上,蓝玉也没少越界:帐篷上绣金龙,喝酒的杯子比皇帝用的还金贵。洪武那会儿,朝廷对礼仪卡得死死的,穿什么衣服、住什么房子都有等级,不少开国功臣就是因为僭越被弄死的。明朝末年的李贽就说过,蓝玉占了元妃、强占民田,这两条就够死好几次了。
更过分的是,他还搞违法经商。他家房子、仆人成百上千,还在自家院子里盖酒店商铺,拿权力逼着老百姓跟他做生意;又派亲信去云南,占了盐引(卖盐的凭证),仗着权势兑盐。朱元璋搞盐引是为了让商人往北方运粮,蓝玉这么一搅和,等于公开砸朝廷的锅,影响多坏?朱元璋对这种事向来零容忍,连自己女婿走私茶叶,都被他赐死了。
朱元璋对蓝玉,那真是忍了又忍,可蓝玉呢,死不悔改。其实早年的“胡惟庸案”,蓝玉就掺和进去了。要不是看他打仗还行,加上还是常遇春的妹夫,朱元璋早把他收拾了。
洪武二十五年,蓝玉出征前,带了十几个部下去跟朱元璋告别。朱元璋说想单独聊几句,让他手下先走,结果那些人跟木头似的,不动弹。蓝玉一挥手,他们才不情不愿地撤了。你看看,将士们只听蓝玉的,不听皇帝的,朱元璋能不犯嘀咕?到了边疆,蓝玉更过分,完全不管朱元璋“怀柔四海”的打算,一个劲儿地用兵,最后搞得军心涣散,只能撤兵。将军擅自用兵,这可是帝王的大忌。
这年九月,太子朱标没了。这个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继承人,突然死了,老头子差点崩溃。没办法,只能立朱允炆当皇太孙。可朱允炆那时候还是个毛头小子,啥大风大浪没见过。朱元璋看着孙子性格软乎乎的,担心他将来镇不住这群开国老将。
巧了,这时候朱棣跑来南京祭奠朱标。蓝玉以前在朱标面前没少说朱棣坏话,朱棣早就恨死他了。朱棣一到南京,就到处散播蓝玉的坏话,说他“尾大不掉”,说他“要谋反”。朱元璋一听这些话,对那些武将的忌惮更深了。
年底,蓝玉刚打了胜仗,又要求继续打仗,说白了就是想多立点战功,混个“太子太师”的职位。朱元璋不仅没批,反而让他赶紧班师回朝。蓝玉心里憋屈啊,回京的路上越想越怕:自己以前跟胡惟庸不清不楚,再看看这些年那些功臣的下场,总觉得朱元璋要收拾他。
越想越憋屈,蓝玉一咬牙一跺脚,心说:反正老子现在有兵权,干脆反了老朱家!他开始偷偷联络旧部,打探消息,谋划着怎么造反。可他哪知道,朱元璋的锦衣卫早就把他盯得死死的,他那些小动作,朱元璋门儿清。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初八,蓝玉揣着所谓的“谋反计划”,刚上朝就被抓了。第二天锦衣卫就审,第三天就被朱元璋杀了。整个过程快得让人喘不过气,一代名将就这么没了。
朱元璋杀蓝玉,说白了就俩原因:一是蓝玉自己作死,胡作非为,不收拾他收拾谁;二是朱元璋觉得自己身子骨不行了,担心孙子朱允炆压不住这群老将。手段为啥这么狠?还不是因为蓝玉不识好歹,朱元璋让了他多少次,他倒好,还想反咬一口,不拿他开刀,怎么杀鸡儆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