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宣宗的这次南迁-会成为金国的重要转折点 (为什么金宣宗没有后代)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绝大多数的王朝都有过迁都的举动,其中著名的有盘庚迁殷、周平王东迁、北魏孝文帝南迁等等,细数这些历史上著名的迁都我们能够发现,古代王朝的一次迁都所决定的往往是一个王朝的兴衰,有的王朝因...
古代王朝迁都的例子可不少,盘庚迁殷、周平王东迁、北魏孝文帝南迁,这些都是课本上常提的。翻翻这些历史迁都,你会发现,一次迁都往往能决定一个王朝的生死。有的迁完就强了,有的迁完就凉了,金国末年的“宣宗南迁”,就是最典型的反面教材。

金国嘛,女真人建的,一开始挺猛的,但到了13世纪初,其实已经快不行了。尤其是金章宗死后,蒙古大军直接打到了金中都(今北京),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帝,只能厚着脸皮向成吉思汗求和,才换来喘息的机会。但这根本治标不治本,后来金宣宗琢磨着,要不干脆迁都汴梁?想躲开蒙古的锋芒,1214年一继位就下令南迁,只留点兵守中都。

表面看,宣宗南迁好像躲开了蒙古人的锋芒,后面金国还能守黄河潼关一线。可仔细琢磨,这次迁迁,反而让金国死得更快了。为啥呢?
首先,迁都这事儿,对人心影响太大了。要么让人打鸡血,要么让人彻底凉。宣宗这次南迁,明显是后者——一看就怂。人心一散,比丢地还难救。后来蒙古再打过来,金国军队、地主、老百姓,投降的一大片。
再一个,迁都直接把东北老家给丢了。金中都是中原和东北的命脉,一迁都,等于把辽东、辽西,还有女真发家的黑龙江都扔了。后面事儿也证明,1214年一迁,东北就不管了。原来的将领、官吏,要么降蒙要么自立。之前也有,但迁都后彻底失控,蒲鲜万奴、耶律留哥都自己建国去了,这哪扛得住?

还有,光顾着跑,黄河以北不要了,金国外强中干的底裤都露出来了。内部,中原的红袄军越闹越凶;外部,南宋、西夏一看金国不行了,西夏直接“附蒙伐金”,不光是怕蒙古,也是看准了金国快完了。
说这次迁迁到底对不对,真不好说。那时候金中都守不住,蒙古压着打,宣宗也是没办法。可历史这玩意儿,牵一发而动全身,南迁的连锁反应,金国根本扛不住。可能到宣宗这儿,金国的命,真的走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