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原之战-宋朝在与金国的对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和尚原之战)
川陕是南宋的战略要地,南宋于1129年,金天会七年,南宋建炎三年,授命张浚担任川陕宣抚处置使,以抵御金军在川陕的战略进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130年,金天会八年,建...
川陕那会儿可是南宋的命门,1129年,金军来势汹汹,朝廷赶紧派张浚去当川陕宣抚处置使,专门盯着川陕这块地儿,防着金军往里钻。

到了1130年九月,富平那场仗打得太憋屈了,宋军兵力明明比金军多好几倍,结果指挥一塌糊涂,还有将领临阵跑了,全线溃退,那场面,想想都让人摇头。
兵败后,宋军只能往兴州(现在陕西略阳)、和尚原(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关这些地方缩,重新设防挡着金军。富平这一输,和尚原就成了金军进川的大麻烦,非拔掉不可。
和尚原这地方,听着名儿普通,地位可重要了。它是从渭水翻秦岭进汉中的必经之路,在大散关东边,地势险得很,跟大散关有一拼,堪称川陕第一道大门。过了和尚原,入川的路就散了,要是丢了这儿,四川基本就守不住了。当时吴玠、吴璘带着张浚的命令,收了几千散兵,死守和尚原,金军一看,这关过不去,干脆直接打过来,和尚原之战就这么开始了。
和尚原之战的过程
1131年五月,金军憋着劲儿要打通汉中,没立带兵从凤翔出来,乌鲁、折合又从阶州、成州绕过大散关,两路人马想合围和尚原。吴玠早有准备,让将士们占好地形,轮着番打先到的乌鲁、折合那路金军。和尚原到处是山谷,路窄得可怜,石头壁立,金军的骑兵根本施展不开,只能弃马步战,结果被宋军一顿猛揍,打得晕头转向。退到黄牛铺那边的金军还没站稳脚跟,又赶上狂风大雨,士气全无,只能灰溜溜地跑了。另一边,没立在箭筏关的进攻,也被吴玠手下杨政给打了回去,两路金军会师的计划彻底泡汤。这一仗打赢,宋军士气一下就上来了。

金军第一次输了脸,金朝统治者气坏了,非要拿下吴玠不可。元帅兀术(就是那个有名的金兀术)亲自出马,纠集了十多万兵马,架着浮桥过了渭水,在宝鸡连珠营垒石为城,跟吴玠的宋军隔着涧对峙,摆出决战的架势。吴玠这边也没闲着,调整部署,天天盯着金军动向。十月,大战终于打响了。
吴玠让将士们挑出最硬的弓弩,分批轮着射,箭矢跟下雨似的,金军根本扛不住,丢下武器就想跑。吴玠一看机会来了,派奇兵从两边包抄,断了金军的粮道。兀术一看情况不妙,拔腿就想跑,吴玠哪能放过,一路追击,在神坌设下伏兵,金军大乱,宋军连夜出击,把金军打得落花流水。兀术中箭受伤,狼狈逃窜。这一仗下来,抓了金军头目三百多,士兵八百多,缴获的兵器盔甲数都数不清,胜得那叫一个漂亮。
和尚原之战的意义
和尚原这一仗,在宋金战争里可是个大事件。宋军以少胜多,把金军主力揍得够呛,把富平战败的颓势给稳住了。后来金军打饶凤关、仙人关,又让吴玠、吴璘带着部队顶住,加上当地老百姓帮忙,金军又吃败仗,只能退回凤翔,暂时放弃了啃四川的打算。对金军来说,这一仗打击太大了,他们灭辽破宋以来,从来没输得这么惨,“金人自入中原,其败衄未尝如此也”,兀术的兵力自这一战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
这胜利可不是凭空来的,背后是当地老百姓豁出命在支持。吴玠在和尚原的时候,凤翔的百姓感念他的好,晚上偷偷给他送粮草草料。吴玠拿银帛酬谢,百姓更高兴,送的人越来越多。金军知道了,气得在渭河设伏杀送粮的人,还搞连坐,可老百姓照样冒死送。吴玠、吴璘兄弟也功不可没,他俩总是带头冲,跟将士们一条心,死守抗金。

当时和尚原大战,吴玠、吴璘手里就富平战后收的几千散兵,对面金军有十多万,兵力悬殊得吓人。而且和尚原离内地远,粮草供应不上,还有人想劫持吴氏兄弟投降金兀术。吴玠这时候站出来,召集将士们,讲忠义,动真情,把大家伙儿都感化了,上下一心,积攒粮草,加固防御,硬是靠着这点人马,把比自己强大太多的金军给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