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喜欢秦桧呢-宋高宗为什么不喜欢精忠报国的岳飞 (反而喜欢秦桧的原因)
宋高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他一生的主要事业是在抗金战斗中度过的,算下来岳飞主要有四次北伐,战果也是一次比一次辉煌,恐怕很多人不太明白,明明岳...
宋高宗赵构和岳飞、秦桧这事儿,网上吵了多少年了?今天咱不聊那些老生常谈的,就说说赵构为啥放着能打的岳飞不用,偏跟秦桧凑那么近?
岳飞这人,没得说,南宋抗金的顶梁柱。他这辈子基本都在跟金人死磕,搞了四次北伐,一次比一次猛,打的金人直哆嗦。按理说,他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南宋该捧着才对。
可秦桧呢?典型的“投降派代表”,贪得要命,富得流油,还总想着跟金人求和。多少人骂他是金人派来的卧底,说他吃里扒外。
宋高宗赵构,好歹是个皇帝,天下都是他们老赵家的,凭啥要听秦桧的,把江山拱手让人?岳飞和秦桧谁对南宋真心,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那问题来了,赵构为啥不待见岳飞,反倒跟秦桧热络得跟穿一条裤子似的?

其实吧,这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先说说赵构这人。他当皇帝,纯属“意外中奖”。宋徽宗、宋钦宗都被金人抓走了,老赵家活着的儿子里,他排不上号,结果稀里糊糊就成了南宋开国皇帝。他跟那些靠自己打天下的开国皇帝不一样,比如赵匡胤,那是黄袍加身,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赵构呢?只要活着,位置就是他的。
可金人压在北边,天天打过来,赵构自己又没多大本事。要不是各地老百姓自发组织抗金,南宋能不能撑住两说。后来岁数大了,自己唯一的儿子还死了,这下更没心思折腾了,就想安安稳稳当他的太平皇帝。
但皇帝这位置,坐起来可没想象中舒服。手底下那些大将,权力也太大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四大将,每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人马,军队还叫“岳家军”“韩家军”,搞得跟私家部队似的。赵构看着能不慌?万一哪天他们反了,自己怎么办?
有人可能说,岳飞明明忠心耿耿,咋会造反?可历史上,忠臣有好下场的有多少?比干、屈原、伍子胥,不都挺惨的?岳飞就算没想造反,但他手握重兵,还老喊着“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这话赵构听了能舒服?迎回了二圣,他这个皇帝算啥?
再说了,淮西军变那事儿,刘光世带着十万精兵投降了伪齐,赵构吓得够呛。削军权?势在必行!岳飞他们这些大将,首当其冲。

对赵构来说,岳飞这种“功高震主”的将领,威胁可比跟金人求和大多了。关键不是岳飞想不想反,是他跟赵构的想法根本拧巴——岳飞想北伐收复失地,赵构只想保住半壁江山安稳过日子。
那秦桧为啥能入赵构的眼?
秦桧这人,以前也被金人抓走过,但在金国混得不错,受挞懒信任。后来逃回南宋,死磕求和。赵构啥心思?他不想打仗了,就想偏安一隅,秦桧正好挠到了他的痒处。
南宋那会儿,宰相换了十五个,大部分都是求和派,但能跟赵构“心意相通”的,还真不多。秦桧会揣摩啊,他知道赵构怕什么、想要什么,俩人一拍即合——赵构需要秦桧帮他搞定金人,让他能安心当皇帝;秦桧需要赵构给他权力,让他能推行求和。
说白了,他俩就是互相利用。赵构需要个“背锅的”去跟金人谈判,秦桧需要个“靠山”来推行自己的主张。岳飞?太能打了,太“不听话”了,赵构可不敢用。

所以啊,赵构亲近秦桧,不是因为他傻,也不是因为他被秦桧蒙了。是他觉得,跟岳飞这种“猛将”比,秦桧这种“能让他安稳睡觉”的臣子,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