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皇帝平庸占据之多-明朝为何还能维持近三百年 (明朝中后期皇权衰落还是增强)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皇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有接近三百年的历史,然而,我们传统印象中,明朝中后期并未出现有名的贤君,平庸之君占大多数,还出...
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差不多撑了三百年。但奇怪的是,咱们印象里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好像都没啥存在感,要么平庸,要么奇葩——有当木匠的,有几十年不上朝的,就这水平,怎么大明还能撑那么久?
其实从宋朝开始,开国皇帝们就爱强调文人地位,觉得文官比武将厉害。受儒家影响,文人讲究“忠臣不事二主”,所以宋以后文官造反的少之又少。到了明成祖朱棣那会儿,他搞了个内阁制度,帮着皇帝处理内政。

刚开始内阁就是皇帝手里的工具,没啥实权,顶多算个顾问团。但过了几代人,内阁慢慢坐大了,特别是张居正改革后,文官们说话份量特别重,甚至能跟皇权对着干。他们先把处理意见写在奏折里,皇帝最后批个字就行。明朝中后期有些皇帝懒,万历几十年不上朝,嘉靖天天修仙,熹宗爱做木匠,国家事儿居然还能照常运转。

这么一来,皇帝、内阁、司礼监(宦官里的一个机构)就形成了一种互相牵扯的局面,跟西方那种三权分立有点像。不过到了明朝后期,文官权力太大了,贪腐也严重。崇祯那会儿,天灾不断,农民起义,满清又来打,老百姓根本交不上税。崇祯想让士绅地主们交点税渡难关,结果这直接戳中了文官集团的利益,他们集体反对,崇祯也没办法,只能留下一句“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最后大明就在风雨飘摇中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