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为何能够与秦皇汉武并称-原来他竟做了这么大的贡献 (宋太祖为何能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
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927年出生在洛阳夹马营,老家涿郡,老爸赵弘殷,老妈杜氏。后汉隐帝那会儿,他跑去投奔郭威,后来郭威废了汉朝建了后周,他才当上东西班行首,算是进了官场。跟着南征北战,打南唐的时候立了不少功。

后周显德六年,周世宗柴荣北征回来没多久就驾崩了,死前让赵匡胤当殿前都点检,管着殿前禁军。第二年960年正月初一,北汉和契丹联合打边关,赵匡胤当时是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被派去御敌。初三晚上,大军在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哗变了,将士们第二天一早拥立他当皇帝,这就是“陈桥兵变”。接着大军杀回京城,后周小皇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也就是后来的北宋。
宋太祖在位16年。这期间他使劲儿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搞出了中国的文治盛世,算是个又英明又仁慈的皇帝,对历史发展贡献不小。
他一直信奉“文以靖国”,干脆搞了“右文抑武”的国策。弄了个“誓牌”挂在宫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制度,还亲自搞殿试,会用人,给官员高工资让他们不贪。这一套下来,成了史上最受推崇的文治皇帝,把唐末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彻底扭转了,宋朝的文化那叫一个繁荣,后来有人说“宋朝是文人的乐园”,真没说错。赵匡胤还用“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三大招,什么“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把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全攥自己手里了。
他这辈子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华夏主要地区重新统一了,结束了安史之乱后200多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混战。老百姓终于不用天天打仗了,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都有了好条件。以他为首的宋初领导班子也挺拼的,励精图治,宋朝社会经济一下子就蒸蒸日上。他减轻老百姓的劳役和赋税,专门收税,用法治国,修水利、抓生产、整顿吏治、鼓励种地、改变风气,这一系列决策不仅治好了200年战争的伤,还让宋朝迅速繁荣起来,搞出了有名的“建隆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