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人分别有哪些-他们最终的结局究竟是悲是喜 (盛唐诗人分别有哪些)
读了那么多唐诗,想必大家对盛唐诗人很感兴趣吧,趣历史今天就来聊一聊那些大诗人的最终结局,究竟是悲是喜,且听我慢慢道来,盛唐八大诗人之一,李白关于李白的死因,说法有三,其一,,旧唐书,载,饮酒过度,醉死...
说到盛唐诗人,大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谁?李白?杜甫?毕竟他们的诗太经典了。但除了诗写得好,他们的结局也挺让人唏嘘的,今天就随便聊聊这些大诗人的最后日子。
盛唐八大诗人之一:李白
关于李白怎么死的,说法挺多。《旧唐书》说他是喝多了酒,醉死在宣城;也有人说他是病逝在当涂县令族叔李阳冰家;还有民间传说更浪漫,说他是喝醉了去捞月亮,结果掉水里淹死了。

不过不管哪种说法,上元三年(762年),61岁的李白走了。他这辈子啊,从御前待诏到被皇帝赐金放还,再到流放夜郎,最后遇赦回来,大起大落,最后带着点遗憾和无奈就没了。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盛唐八大诗人之二:杜甫
杜甫的死因更离谱,说法有五种:病死、赐死、自溺、食物中毒、消化不良。说实话,“赐死”“自溺”听着有点扯,剩下“病死”“食物中毒”“消化不良”,其实都跟身体垮了有关,说白了就是病死的。大历五年(770年),58岁的杜甫也没了,他心里还装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还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想想就让人心酸。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盛唐八大诗人之三:王维
王维这人本来就有点半官半隐,后来安史之乱的时候被俘了,还被责罚过,之后就更不管世事,天天沉迷山水田园了。上元二年(761年),60岁的王维在辋川别墅去世,临走前还写了封信跟亲友告别,挺安详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盛唐八大诗人之四:孟浩然
开元二十六年夏天,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也就是背疽,只能待在襄阳养病。两年后(740年),王昌龄被贬官,路过襄阳去见他俩,聊得挺开心,结果孟浩然没忍住,吃了鲜鱼,毒疮发作,人就没了,才51岁。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盛唐八大诗人之五:王昌龄
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756年),59岁的王昌龄还在龙标尉任上,想回老家,路过亳州的时候,被亳州刺史闾丘晓给杀了。至于闾丘晓为啥要杀他,到现在也没人知道,成谜了。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盛唐八大诗人之六:王之涣
天宝元年(742年),王之涣补了个文安郡文安县尉的官,结果当年2月24日就生病了,死在官署里,才54岁。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盛唐八大诗人之七:高适
高适这人就混得不错,从基层的封丘尉干起,后来当刺史、节度使,一路升到散骑常侍,最后还被封了个渤海县侯,挺风光的。永泰元年(765年)正月,他去世了,朝廷还追赠了他个礼部尚书,享年61岁。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盛唐八大诗人之八:岑参
岑参的仕途就坎坷多了,在塞上打过仗,也在京城当过官,还被贬过、外放过。770年,他在嘉州刺史任上被罢官,想回老家东边,结果没成,死在了成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