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明朝皇帝就是这么奇葩-奇葩又是什么回事-又会奇葩在哪里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的殿试结束后,考官们把卷子按水平高低排列好,送给朱棣审批,朱棣接过来随便翻了翻,觉得没什么问题,就同意了,接下来就是拆开封按名次填榜,第一名,状元,孙曰恭,刚写完这个名字,朱...

admin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殿试考完了,考官们把卷子按分数排了个序,送到朱棣那儿让他批。朱棣随手翻了翻,觉得没啥毛病,就点头同意了。

接下来就是拆开封按名次填榜,第一名,状元,孙曰恭。刚写完这个名字,朱棣眼睛一下子瞪大了。为啥呢?古代写字都是竖着写,“曰恭”俩字横着看没事,竖着一看,嘿,活脱脱像个“暴”字!朱棣当年抢了侄子的皇位,杀了不少人,最忌讳别人说他是“暴君”,这“孙暴”?我靠,还真有人叫这名儿,这不是故意跟我过不去吗?赶紧喊:“停停停!这个孙暴不能当状元!”

明朝皇帝就是这么奇葩-奇葩又是什么回事-又会奇葩在哪里(图1)

这回的主考官是杨士奇,赶紧上前解释:“陛下,人家不叫孙暴,叫孙曰恭。”

朱棣又仔细瞅瞅,确实是俩字,差点儿冤枉人了。但他又一琢磨:不行啊,状元名字要传遍天下的,连我都能看错,老百姓不得看走眼更多?这玩笑开大了可不行!

明朝皇帝就是这么奇葩-奇葩又是什么回事-又会奇葩在哪里(图1)

于是朱棣有点尴尬地说:“甭管叫啥,这人的卷子……嗯,有点问题,状元换个人吧。”

杨士奇啥人,一眼就看出门道了。当领导的谁没点忌讳啊,犯不着为这事儿跟皇帝较劲,就说:“陛下您慧眼,您看换谁合适?”

朱棣又把拆开的卷子拿过来,第二名,梁禋(音同“因”),这字念啥?我都不认识,更甭提老百姓了,状元名字得人人能说啊,这梁啥的肯定不行。再往下翻,第三名,邢宽,嘿,这个好!朱棣一拍大腿,邢宽?刑罚要宽恕,这不正合我老朱的治国路子嘛!就他了!

这么着,本来第三名的邢宽,就因为名字合皇上心意,直接提成了状元。原来的状元孙曰恭呢,掉到了邢宽的位置,好歹也捞了个探花,不算太亏。

明朝皇帝就是这么奇葩-奇葩又是什么回事-又会奇葩在哪里(图1)

这位邢状元呢,性格跟名字一样,待人宽厚,是个老实人。不过老实人也有炸毛的时候,这次炸毛,还是跟考试有关。

年轻那会儿,小邢对自己特有信心,见人就吹牛:“我长大了肯定要当状元!”结果现实啪啪打脸,考举人考了十几次都没考上,连参加殿试的资格都没有。乡里人看他这样,老拿他打趣:“明年又要殿试啦,咱们邢大状元啥时候启程啊?”说得小邢脸通红。

不光乡里人笑话他,就连当地的知府黄堂贤也瞧不上他,跟人说:“这小子半瓶水晃荡,他要能考上状元,我把一整瓶醋全喝了!”

可能黄知府这话刺激到他了,小邢突然开窍,下一次乡试一下子考中了举人,第二年进京直接拿了个状元。状元拿到手第二天,小邢就给那位黄知府写了首诗,让人快马加鞭送了过去。

诗是这样写的:“邢宽只是旧邢宽,朝占龙头夕拜官。寄语黄堂贤太守,如今却是鳌牙酸。”

那位知府大人看了这首诗,心里是啥滋味,咱就不知道了。


上一篇: 解开一中国谜题-发现一明朝古墓-西方专家被狠狠打脸 (解密中国) 下一篇:以少胜多击退后金最彪悍的骑兵-明朝最牛的两支特殊军队 (以少胜多之战)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