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将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怎么样-晚唐诗人李商隐简介
晚唐诗人李商隐对唐朝的文学贡献颇丰,李商隐生平经历怎么样?晚唐时期的李商隐结局怎么样?李商隐是怎么死的?李商隐历史评价怎么样?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商隐简介,李商隐,约...
话说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文学圈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诗写得那叫一个绝,尤其是那些爱情诗和无题诗,缠绵悱恻,让人读着读着就陷进去了。不过这人一生挺坎坷的,到底经历了啥?结局又怎么样?今天就随便聊聊他。
先简单说说李商隐这人吧,他是晚唐的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老家本来是河南沁阳,后来祖辈搬到了荥阳。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考中进士,当过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这些小官。可惜卷进了“牛李党争”的破事儿,一辈子没混出啥名堂,挺憋屈的。大概在唐宣宗大中末年(858年),在郑县病逝,葬回了老家沁阳。

李商隐的诗,在晚唐乃至整个唐代都挺特别的,他是少数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不光诗写得好,骈文也厉害,和杜牧合称“小李杜”,跟温庭筠并称“温李”。他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就是有时候太隐晦,让人摸不着头脑,难怪元好问会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再说说他的出身。李商隐自己老提跟唐朝皇族同宗,不过这血缘关系远得很,啥实际好处也没捞着。他家往上数,高祖李涉当过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是安阳县尉,祖父李俌做过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当过殿中侍御史,他出生时父亲正获嘉县令。可好景不长,他十岁左右,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弟弟妹妹跟着娘回了河南老家,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得靠亲戚接济。作为长子,他得撑起这个家,据说还给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早年的穷日子,让他性格有点敏感忧郁,但也特别想靠做官改变命运。他启蒙教育可能是父亲教的,后来遇到个同族叔父,这人没做过官,但学问特别好,经学、古文、书法都懂,对李商隐影响很大。李商隐跟着他学古文,不喜欢对偶骈文。大概16岁,他写了篇《才论》《圣论》(现在找不到了),被不少士大夫夸,其中就包括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
令狐楚是李商隐人生里的大贵人,他是骈文高手,特别欣赏李商隐,不仅教他写骈文,还资助他家,让他跟自己儿子玩。在令狐楚帮助下,李商隐的骈文进步飞快,信心也足了,想着靠这个往上爬。他写过首《谢书》表达感激:“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可惜考中进士那年(837年)底,令狐楚就病逝了。李商隐办完丧事,被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请去做幕僚。王茂元也挺赏识他,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事儿可把他坑惨了——王茂元是李党,令狐楚家是牛党,他立马被骂“背叛恩主”。结果第二年(838年)授官考试,直接被刷了,晚了一年当官。不过他娶王氏倒不后悔,俩人感情挺好,王氏温柔体贴,是他生活里的光。

开成四年(839年),总算当上秘书省校书郎,没多久又调去弘农当县尉。这官儿远离京城,没啥前途。他在弘农还因为替死囚减刑(“活狱”)被上司孙刁难,觉得特屈辱,差点辞职,后来新上司姚合劝他留下,但他心思早不在工作上了,没多久真辞了职。
大中元年(847年),他跟着郑亚去桂林,郑亚被贬,他跟着去,说明挺同情李党。但不到一年,郑亚又被贬,他也失业了。回长安后,找令狐绹(令狐楚儿子,当时有权)帮忙,被拒了,只能考了个盩厂县尉,十年前也当过类似的官,仕途一片灰暗。
大中三年(849年),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请他去徐州,卢弘止挺赏识他,可惜一年多后卢弘止病逝,他又得找工作。更惨的是,这年春天,妻子王氏病逝。俩人感情一直很好,王氏操持家里,支持他,聚少离多,他心里挺愧疚。家里刚遭难,秋天就被西川节度使柳仲郢请去四川当参军,十一月就入川了。
在梓州待了四年,他一直郁郁寡欢,还信了佛,跟僧人交往,捐钱印佛经,甚至想过出家。这时期算他宦游最稳定的阶段,但早没心思追求仕途了。大中九年(855年),柳仲郢调回京城,给他安排了个盐铁推官,品级低但钱多。干了两三年,罢职回老家闲居。大中十三年(859年)秋冬,在家乡病逝。

李商隐的诗,在晚唐诗坛算是一股清流,把唐诗又推了个高峰。他和杜牧并称“小李杜”,跟李贺、李白合称“三李”,跟温庭筠、段成式因都排行十六,并称“三十六体”。白居易特欣赏他文章,说过“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旧唐书》说他“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元好问感叹他的诗“绮密瑰妍,要非适用之具”,纪晓岚则说他的《无题》诗不能一概用“美人香草”解,吴乔夸他“于李、杜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苏缨他们写诗传时,用东坡“多情却被无情恼”说他,说他总觉世界辜负了自己,其实也是这世界没给他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