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唐朝是怎么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前后达多少年之久 (唐朝是怎么进入中原的)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

admin

安史之乱,这事儿在唐朝历史上可太关键了,差不多就是从盛世滑向衰落的拐点。安,就是安禄山;史,就是史思明。简单说,就是这俩人带着兵反了唐朝。从公元755年到762年,打了整整七年,把唐朝搅得天翻地覆。

为啥会闹出这么大的乱子?其实不是单一原因,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攒到一块儿了。比如朝廷和老百姓的矛盾、皇帝身边的人勾心斗角、民族之间也有摩擦,再加上地方节度使权力太大,中央管不住,这些凑一块儿,火药桶一点就炸。

唐朝是怎么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前后达多少年之久 (唐朝是怎么进入中原的)(图1)

安史之乱到底咋打的?咱们捋捋。

禄山起兵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身兼三个节度使,手握重兵。当时唐朝太平日子太久了,老百姓都没见过打仗。他联合了好几个少数民族,凑了15万兵,号称20万,还找了借口说“忧国之危”,要讨伐杨国忠,就在范阳(今北京一带)反了。河北那些州县一看兵来了,守城的要么跑要么投降,根本挡不住。第二年就打下了洛阳和长安,叛军气焰最盛的时候。

唐军抵抗

唐玄宗知道后气坏了,赶紧封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使,又让六子荣王当元帅,高仙芝当副元帅,带兵东征。不过当时唐军战斗力不行,封常清和高仙芝想守潼关,结果被宦官诬告,说他们畏战,玄宗直接把俩人给砍了。这下更乱了。

长安失守

潼关守不住,长安就危险了。玄宗赶紧跑,跑到马嵬坡,士兵们又累又饿,不走了,说要杀杨国忠和杨贵妃。杨国忠被砍死,杨贵妃也被勒死。后来太子李亨在灵州自己当了皇帝,就是唐肃宗。郭子仪、李光弼这些将领开始反击,收复了不少地。

唐朝是怎么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前后达多少年之久 (唐朝是怎么进入中原的)(图1)

肃宗即位后,郭子仪带着唐军跟叛军死磕。安禄山在洛阳称帝,结果第二年就被他儿子安庆绪杀了。安庆绪接着打,但史思明本来是安禄山的手下,后来降了唐,又反叛,杀了安庆绪自己称帝。叛军内部一直打架,唐军趁机反击,最后史朝义(史思明儿子)也被逼得自杀,乱事才算平了。

平定之后,唐朝元气大伤。朝廷为了安抚地方,封了几个节度使,比如田承嗣、李怀仙这些人,结果他们自己占地为王,唐朝后来就进入了藩镇割据的时代,再也没恢复从前的强盛。


上一篇: 揭秘藩镇割据的由来-藩镇割据的实质是什么 (揭秘藩镇割据案例) 下一篇:大唐与藩镇如何博弈-安史之乱结束后 (大唐与藩镇如何合并)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