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一生不参加科考-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是谁 (却一生不参加比赛的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静夜思,想必大家都背过,而且是在很小的时候,这首诗的作者大家也一定知道,那就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号称,诗仙,的李白,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静夜思》估计谁小时候都背过吧?作者李白,唐朝诗仙,这个不用多说。
一提李白,咱脑子里冒出的就是那个潇洒飘逸、无视权贵、才华横溢的诗仙。他留下的诗现在还有1000多首,最让人印象深的,大概是《梦游天姥吟留别》里那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读着都觉得,这人骨头真硬,不向权贵低头!

不过话说回来,李白这人有意思,嘴上说得硬,实际操作上好像不太一样。他压根不参加科举考试。在唐朝,科举可是文人当官的唯一正道,他为啥不考呢?一方面是自命不凡,觉得走科考太普通,想一鸣惊人;另一方面,他压根没资格考。唐朝规定,商人之子、罪人后代都不能考,李白两条都占了——他爸李客是商人,家族里还有人被流放。就算他自称有李唐皇族血统,也没用。

那咋办?想当官,总得攀附权贵吧。开元十六年,他直接娶了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等于入赘许家。在那时候,入赘挺被人瞧不起的,但李白为了前程,也顾不上了。结果呢?许家本来就看不上他,等他老婆去世了,更冷眼相待。李白没办法,带着儿女走了,后来又找上宗楚客家,当上门女婿。宗楚客早死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白还是想沾点光。
不过得说,这位宗夫人是真不错。后来李白卷入叛乱被抓,宗夫人到处奔走救他,挺有情有义的。
天宝年间,李白运气总算来了。他到长安,跟吴筠、贺知章这些人整天喝酒写诗,名气慢慢传到皇宫里,连李隆基都听说了。他靠一篇诗赋讨得李隆基欢心,当上了翰林供奉——其实就是陪皇帝喝酒作乐的乐子人。后来跟皇帝太亲近,遭人排挤,只能辞职,继续到处漂。
安史之乱一闹,李白这辈子最离谱的事来了。他跑去给永王李璘当幕僚。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被张小敬揍的那个永王,当时镇守江陵,长安丢了,他爹哥跑路,他自己居然想割据江陵,篡位。李白跟了他,这眼光也太差了。永王叛乱压根没撑住,就被镇压了。李白按律当斩,还好郭子仪保他,加上宗夫人他们使劲救,才捡了条命。
说真的,李白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不假,但政治军事这块儿,是真不行。上了永王李璘这条漏船,闹这么大笑话。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事也掩盖不了他作为诗人的光辉,人家可是开元盛世最亮眼的代表之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