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化公主对于唐朝的贡献卓越-为何对她的记录没有文成公主多 (弘化公主的丈夫是谁)
弘化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公主,陇西成纪人也,即大唐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女也,家声祖德,造天地而运阴阳,履翼握轴,礼神祇而悬日月,大长公主,诞...
《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里写她:“公主,陇西成纪人也,即大唐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女也。家声祖德,造天地而运阴阳;履翼握轴,礼神祇而悬日月。大长公主,诞灵帝女,秀奇质于莲波;托体王姬,湛清仪于桂魄。公宫禀训,沐胎教之宸猷。帷幄承规,挺宝闱之睿敏。”听着挺有仙气,但咱们今天不说这些虚的,聊聊她真实的故事。
说到文成公主,大家肯定不陌生,中学历史课本上浓墨重彩写她,说她和亲西藏,促进了唐藏友谊,千古流芳。所以很多人以为,唐代和亲就只有文成公主一位。

但其实唐代第一个和亲的公主,不是文成公主,是比她早一年的弘化公主。这位弘化公主,在历史上存在感挺低的,她是淮阳王李道明的女儿,被李世民指婚,嫁给了吐谷浑的可汗。
唐代和亲的公主有十几个,但弘化公主是唯一一个能回到长安的。她的一生其实挺传奇的,据说长得特别漂亮,性格大气,聪明又有胆略,一点不输文成公主。可为啥历史上关于她的记载这么少呢?为啥大家总记得文成公主,却忘了她?
其实贞观十四年,18岁的弘化公主就跟着右将军慕容宝,被送到吐谷浑,嫁给了当时的可汗。那时候吐谷浑是北边的少数民族,唐朝建立后,他们老在边境骚扰商人,李世民派兵打过,但没成功。后来就用和亲政策拉拢他们,所以弘化公主的婚事,算是双方都挺满意的。皇上觉得能稳住边境,吐谷浑可汗也高兴,因为弘化公主特别会持家,又聪明,嫁过去后两人相处得挺好。

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进藏和亲,路上经过吐谷浑的时候,弘化公主和她的丈夫还接待了她。想想文成公主离开故乡,肯定特别难过,不知道弘化公主这个“前辈”有没有安慰她几句,或者给点建议?毕竟弘化公主不仅漂亮聪明,还特别热爱唐朝,胆识和谋略都挺厉害的。
不过吐谷浑内部斗争挺激烈的,有年宰相和两个侄子密谋,想劫持弘化公主和可汗,投靠别的地方。弘化公主知道后一点没慌,跟可汗简单商量,带少量兵马就去了,当晚赶到成县找刺史杜凤举帮忙,结果叛乱被平了,局势也稳住了。后来吐谷浑还是被灭了,毕竟国力不如别人。41岁的弘化公主和丈夫就暂时住在凉州,一住九年。唐高宗派人保护他们,把他们安置到灵州,让可汗当刺史。66岁时,她还帮儿子治理灵州。武则天称帝后,给了她“萧梁平舆大长公主”的封号,她回长安时,武则天还热情接待了她。

最后弘化公主76岁去世,也算善终。她当了五十多年和平使者,维护了两地友谊,这份坚持和爱国之心,真的挺让人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