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名将都是悲惨的!孟珙灭金国抗蒙古结局不得善终! (大宋的名将都有谁)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孟珙灭金国抗蒙古结局不得善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岳飞北伐,孟安带着儿子孟林千里投军,韩侂胄北伐,孟林的儿子孟宗政屡立战功,宋金风云激荡六十年,半壁河山沦为弃土,老孟家却靠着...
孟珙灭金抗蒙,最后结局咋样?这事儿得从老孟家说起。
岳飞北伐那会儿,孟安带着儿子孟林千里迢迢去投军,够有冲劲吧?
后来韩侂胄搞北伐,孟林的儿子孟宗政立了不少战功,算是把老孟家的军功簿给续上了。
宋金打了六十年仗,大半江山都丢了,老孟家倒好,三代人从流民拼成将门世家,这逆袭速度,够狠。
可岳飞拼死拼活最后惨死,韩侂胄的人头还被当成求和礼物送过去,这些名将的结局,总觉得透着股悲凉。
现在轮到孟家爷孙了,从毛头兵干到灭金抗蒙的统帅,他们最后会落得啥下场?谁说得准呢。
官场这玩意儿,升升降降,常人怕是绕不出来。
1195年,南宋搞了个“庆元党禁”。
韩侂胄和赵汝愚一块儿把宋宁宗扶上皇位,结果庆功宴上俩人当场撕破脸,革命友谊说没就没,绝了!
韩侂胄掌权后,把赵汝愚那帮人全贬到山沟里搞扶贫,理学家们被摁在地上摩擦,朱熹直接成了“伪学魁首”。
临安城乱成一锅粥,千里之外的枣阳县倒是挺热闹。
孟宗政正带着士兵操练,光膀子小伙子们喊着号子练得带劲,他边走边喊:“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练完兵,老孟开大会,强调枣阳和襄阳的关系,还有城防多重要。
正说着,有人冲进来喊:“你媳妇生了,又是个小子!”

孟宗政回家一看,三个儿子围着小弟弟转圈,脸一下就沉了。
“老大!你十公里跑完了没?”
“老二!五百个铅球扔完了没?”
“老三!两千个俯卧撑做完了没?”
儿子们龇着牙出去了,老孟掏出对小哑铃塞婴儿手里,乐呵呵:“来,爹给你买的玩具。”
这老四就是后来的孟珙,虽然现在只会哭闹,但将来能和岳飞齐名。
“宁欺老莫欺少”这话听着不厚道,可谁不怕时间带来的变数呢?
老孟没工夫想那么多,带娃就一个原则:挺直腰杆,别怂。
在这彪悍家风下,孟珙跟铁人三项冠军似的成长,刚放下奶瓶就得抱铁饼。
可老孟家四代人的经验,不是谁都能复制的。

1206年,韩侂胄仓促北伐。
陆游激动得不行,写了篇差点毁一生的《南园记》。
杨万里气得不行,写完遗书就咽气了。
(见秦岭一白.陆游杨万里篇)
好多年没打过国战,南宋上上下下心思乱得很,只有军营里那帮大老爷们,执行命令雷厉风行。
孟宗政带着兵马粮草出发,妻儿来送行,他罕见地对儿子们笑了:“训练别偷懒,我回来要检查。”
谁不知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起初宋军收复了些地方,但也把金国的奸细行业给激活了,据说一条情报五毛钱。
韩侂胄用人失误,打了几个败仗,金兵一路杀到大散关。四川一把手直接投降,还跟金国讨要蜀王称号。
韩侂胄又想起辛弃疾,任命书还没送到,68岁的老人已经在屈辱中死了,临死还喊“杀贼!杀贼!”

南宋又败了,输得稀里哗啦。
韩侂胄硬着头皮还想打,皇后和史弥远急得不行。接下来发生的事,法治节目都不敢播。
韩大宰相照常上朝,半道被人拖进小树林砍了头,塞满冰块送给金国求和。
一颗头不值钱,就是嘉定和议的打脸赠品。
金宋是伯侄之国。
岁币银、绢各三十万,犒军钱三百万贯。
再送韩侂胄脑袋。
孟宗政带着残兵回城,血迹和尘土结成硬壳。将士们眼神呆滞,哪还有出征时的豪气。
跟家人团聚两年,老孟挤出点苦笑。看着孟珙跑来跑去显摆胸肌,他长叹一口气。
我那些弟兄们,真白死了?

大宋从太祖开始,大臣们比皇帝还操心国事。
赵方镇守边关十年,发现条隐藏的食物链,画了张进化图谱,连夜叫孟宗政他们开会。
赵方:“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赵范:“还有坏消息?”
赵方:“我们在食物链最底端。”
赵葵:“好消息呢?”
赵方:“金国会被蒙古天天揍。”
扈再兴:“跟咱有啥关系?”
赵方:“保费涨、边关多事...”
孟宗政:“挺直干,不要怂!”
赵方多次举荐下,孟宗政升任钤辖守襄阳,从流民里招兵,组建了刚猛的“忠顺军”。
孟家四兄弟正值壮年,在军营里练技能,八块腹肌能夹死蚊子。
孟宗政看着新兵,仿佛听见枣阳弟兄的调侃:“战死了?就怨生在这乱世吧!”
1214年,金国被蒙古打惨了,拼命求和。
金宣宗给成吉思汗交完天价保费,把国都从北京迁到开封。南宋赵家人一听,集体跪太庙哭儿孙不孝。
“皇城是你们盖的,皇陵是你们修的,我们却不敢常回家看看啊...”

金国皇帝的屈辱感,九十年前的大宋也有过。
金宣宗掏空家底交保费,蒙古还不依不饶追着打。南宋一看,单方面停交保费。
“你都保不住自己了,还好意思来收保护费?”
1217年,金宣宗像吃了大力丸,一边抵挡蒙古,一边抽兵攻宋。
赵方说得对,襄阳成主战场。孟宗政翻身上马,带着四个儿子冲进烽烟。
那年孟珙22岁,这将门虎子开始吸引所有目光。
战前会上,孟珙说金兵会偷袭樊城,建议在河边设伏(金人果至,半渡伏发,歼其半)。
首战大胜,赵方叫孟宗政救枣阳。仗打得天昏地暗,宋军被切成小块。
孟珙清完小怪,部下指着远处喊:“快看,那老将战力真高,单挑十个金兵不落下风!”
孟珙豪气冲天,冲那人喊:“对面兄弟姓啥...靠!那是我爹(珙望敌骑中有素袍白马者,曰吾父也)!”
他带兵突阵,救出老爹,因功补进勇副尉。

1219年,完颜讹可带二十万打枣阳。
金兵突破层层防线,在城外整理队形。孟珙在城楼抄弓箭,射翻几个反应慢的。
孟宗政挑忠顺军骨干,让孟珙带去偷袭。抢完粮食器械砸了锅碗,金兵被迫退兵。
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升下班祗应。
赵方拍老孟肩膀,夸老四前途无量。战功加举荐下,孟珙当上从九品承信郎。
没错,前两次玩命换的职位,连品级都没有。
此后四年,孟家父子全年无休。战事规模越来越小,金国估计被蒙古揍得没裤子穿了。
1223年,孟宗政病死在岗位上。边城百姓罢市恸哭(死之日,边城为罢市恸哭)。
孟珙准备守孝三年,领导急了:“你瞅瞅当前形势?”

1224年,宋理宗和金哀宗同时继位,比谁命长。
武仙叛金降蒙,金哀宗请他回国。
孟珙在家守孝,宋理宗请他上班。
有本事的人,到哪儿都抢手。
孟珙接手忠顺军,兼京西第五副将、神劲军统制,职称正九品忠翊郎。
他闻到蒙古铁骑的血腥味,把忠顺军分三部练兵,在枣阳搞军工建设。
三年后,成吉思汗病死六盘山。拖雷灭西夏,宋金蒙三缺一,牌桌气氛尴尬。
有开场就有谢幕,谁先滚下牌桌?
孟珙修平堰工程,引水跨九座丘陵,开凿八十三丈通天漕,灌出十万顷良田,年收粮十五万石。
忠顺军业余养马,官府免费给草料(军民分屯,年收十五万石。忠顺军家自畜马,官给刍粟,马益蕃息)。
屯粮练兵、练兵屯粮...孟珙忙着储备物资时,母亲病逝了,史书只记“丁母忧”三字。
古代母亲们,常常连名字都没有。

1231年,36岁的孟珙守孝,三路蒙古狂揍金国。
蒙军在三峰山大败金兵主力,金哀宗带大臣逃蔡州,白华把亲儿子甩给元好问(见秦岭一白.白朴篇)。
金国慌不择路,武仙决定攻南宋,想占四川天天吃麻辣烫。
孟珙笑了:“京西兵马钤辖、枣阳驻札、忠顺军统帅,你以为我头衔是充门面的?”
武仙派天赐打头阵,孟珙一战干死五千人。
武仙攻吕堰,孟珙二战俘虏三万人。
武仙退守马登山,孟珙三战击杀小元帅。
武仙逃岵山,孟珙四战抢粮草。
武仙部下投降,孟珙敲锣打鼓欢迎。
武仙躲深山,孟珙带人搜山。部将说雨天视线不好,担心中伏。
孟珙翻身上马:“进兵不能缓,这是雪夜擒吴元济的时候(见秦岭一白.韩愈篇)!”
武仙在山洞烤地瓜,被打得无力还手,穿毛毛兵衣服跑了,从此失踪。
珙降其众七万人,获甲兵无算。还军襄阳,转修武郎、鄂州江陵府副都统制。

武仙失踪,蒙古人最开心。
蒙军围蔡州俩月,死伤无数连城墙摸不到。武仙被干掉,主帅塔察儿松口气。
他请南宋入局打辅助,多带装备红蓝药水,合力拿下蔡州,早日霸服。
南宋开会三天,结论:“我们特么该咋办?”
当年被辽欺负,北宋和金灭辽,结果金国反手靖康之耻。
现在跟蒙古灭金,吃完会不会又被甩?实力不够,选依附对象太痛苦。
金国:“能再帮我一次?”
南宋:“做梦都想弄死你!”
蒙古:“没问题,弄死他!”
金国:“我死了,你也活不了!”
南宋:“他说的是不是真...”
蒙古:“你觉得呢?嗯哼?”
塔察儿等不及,又发消息:“金哀宗快饿死了,不来没机会报仇,徽钦二帝多惨!”
“去他娘的!先弄死完颜王八再说!”

金兵拦宋蒙会师,被孟珙打得丢盔卸甲(珙鼓行而前,金人战败,追至高黄陂,斩首千二百级)。
宋军蔡州外扎营,蒙将奔盏来见孟珙,想看他是实力还是运气。
两人带随从打猎,翻译没反应过来,他俩当场拜把子(珙与射猎,倴盏喜约为兄弟)。
最高级的交流,不用多说话。
但战局不顺,奔盏常气哇哇叫。金国异常坚挺,啥姿势都摆得出来。
城楼有弓弩箭,城墙外有柴潭河水,金兵时而扮美女诱敌,联军追到城下被滚油浇头(号人油砲)。
看着金国困兽斗,孟珙担心襄阳会不会这样,蒙古实力比金辽合体还大。
太祖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见秦岭一白.赵匡胤篇)!”风水轮流转,南宋成南唐了。
孟珙回神,对奔盏说:“已窘矣,当尽死而守,以防突围。”

孟珙带宋军冲上蔡州,开西门招呼蒙军入城,两军杀向皇宫,完颜承麟被剁成肉馅。
金哀宗尸体烧黑,孟珙砍成两段送蒙军(珙与倴盏分守绪骨,得金谥宝、金银印牌有差)。
金国亡了,南宋出了恶气。
朝廷给孟珙加一堆头衔,职称升从七品武功郎,让他回襄阳设防,别提地盘分割。
孟珙带残宋军撤离,奔盏带随从相送。一路没说话,临别只道“各自珍重”。
一个是随元太宗征战的悍将,一个是力守南宋门户的猛将。
性情相投,不分国籍种族;各为其主,必有生死对决。
宋理宗比孟珙还郁闷,河南皇陵埋着七位北宋先帝,百年没敢扫墓,坟头草两丈高。
太常寺刚成立扫墓小组,蒙古就请南宋出兵,用“干一炮”解决河南归属。
卿大夫不敢去,孟珙亲自护送才把坟上了(众畏不前,珙选精骑疾驰,昼夜兼行与二使至陵下,成礼而归)。
那年,灭国后的孟珙39岁。

同年,南宋抢河南失败,跟蒙古撕破脸,进入抗蒙时代。
孟珙在襄阳练兵,调两万精锐组建镇北军。宋理宗在战和间摇摆,叫孟珙发表看法。
理宗:“卿名将之子,忠勤体国,破蔡灭金,功绩昭著。”
孟珙:“此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
帝问恢复大计。
珙:“愿陛下宽民力,蓄人材,以俟机会。”
帝问和议可否。
珙:“臣介胄之士,当言战,不当言和。”
1236年,孟珙调守黄州。中路蒙军攻蕲州,朝廷命他救援,蒙军主帅转头打襄阳。
就是灭金的蒙古汉子,塔察儿、奔盏不是顾忌兄弟情谊,是怕打不过孟珙。
既然各为其主,你我就不单单是你我了。
蒙军集中打襄阳,随州、荆门、郢州守将弃城逃跑,情急下又喊孟珙守门(众谓无逾珙者)。
孟珙白天摇旗呐喊,晚上点亮数十里火把,蒙军低头算人数时被冲杀七零八落(破砦二十四,还民二万)。
此战扭转长江中游局势,孟珙升鄂州诸军都统制。

1237年,蒙古再次南下。
蕲州、舒州守将第一时间溜了,光州守将直接投降。
蒙军收整三州弹药,砸向黄州。守将王鉴被打眼冒金星,看见援军来了。
“是他!是他!就是他(珙入城,军民喜曰吾父来矣)!”
孟珙在城楼搭指挥部,打退蒙军后杀四十九个逃跑兵将,把皇帝赏的金碗银筷分给重伤人员。
宋理宗器重、将士敬佩、百姓爱戴,孟珙任京西湖北安抚制置使,南宋中部战场主帅。
张俊收复郢州,贺顺收复荆门,刘全收复樊城。
宋军逐渐抢回荆襄,朝廷赏赐一趟趟来。孟珙以“只嘉奖我一人为由”拒绝签字。
宋理宗幽怨:“有功不赏,人谓朕何?三军勋劳,趣其来上。封爵之序,自将帅始,卿奚辞焉?”
孟珙按战功排序,还说:“襄、樊为朝廷根本,今百战而得之,当加经理,非甲兵十万,不足分守。”
千里外临安回复:“数额太大,便宜点?”

1239年,蒙军号称八十万杀向四川。
孟珙趴地图研究数日,凭合作经验和战场直觉,料定蒙军会经施、黔二州穿越湖湘。
他在峡州、归州、施州、澧州布防,蒙军每到一处就挨炮火,被轰得找不着北。
大垭寨之战让南宋扬眉吐气,蒙古被迫撤回夔州。
孟珙提交“藩篱三层”战术,长江上游设三道防线。宋理宗光点头,把四川战区也交给他。
45岁孟珙封宁武军节度使,南宋开国百余年,只有岳飞、毕再遇获此头衔。
曾祖父是岳飞手下毛兵,孟珙能和岳武穆并肩,想起父亲的话:“挺直干,不要怂!”
于是,孟珙派人去邓州烧蒙军木头,去蔡州烧粮草,再去四川视察。
“没船没粮,还赖着不走等过年啊!”

四川主将和二把手闹别扭,天天写奏章互掐。
孟珙抡起蒲扇大巴掌:“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接下来,孟珙干了不少打仗外的事。
设赏罚规定,考核官吏;治水屯田,安置流民;统计战死者,建闵忠祠年年祭拜;办书院武堂,收容流亡士人。
珙厘蜀政之弊,为条班诸郡县,曰差除计蜀,曰功赏不明,曰减克军粮,曰官吏贪黩,曰上下欺罔。
当然,打仗的老本行也没松懈。
召淮地三百武人,组建宁武军;招降回鹘两百壮士,设飞鹘军;靖州赛良造反,打到就地飞升;淮东兵祸,派儿子平叛。
1242年,蒙军攻三川,孟珙命令将官死守岗位(不许失弃寸土)。
梁栋以缺粮为由从开州溜进夔州,孟珙逮住手起刀落,严厉打击弃城歪风。
蒙古内乱撤兵,孟珙升检校少保、进封汉东郡公。
孟珙开心不起来,襄阳形势严峻。朝廷送不来足额钱粮兵马,还爱瞎指挥。
枢密院命五千人驻安丰,孟珙服从了;又要派三千人驻齐安,孟珙发飙了。
“隔一水耳,须兵即度,何必预遣?先一日则有一日之费,无益有损,万一上游有警,我军已疲,非计之得也。”
余玠去四川上任,顺道拜访孟珙。老孟知道当地缺粮缺兵,硬是挤出六千人马和十万石粮食给他。
孟珙开始抱怨:“朝廷未之思耳,彼若以兵缀我,上下流急,将若之何?珙往则彼捣吾虚,不往则谁实捍患。”
这仗,越来越难打了。

1246年,蒙古河南负责人联系孟珙,想投降。
孟珙:“你这简历不好看啊!”
范用吉:“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孟珙:“你是金人,金国亡后降大宋。”
范用吉:“生在金国,但心系大宋。”
孟珙:“南宋守将,为何又降蒙古?”
范用吉:“水土不服,吃不惯大米饭啊。”
孟珙:“那为何想回大宋?”
范用吉:“还是你们这里好捞钱啊。”
孟珙:“你凭什么?”
范用吉:“就凭这一车机密文件!”
孟珙统帅南宋三分之二边关,深知军需短缺,范用吉投降能带来反攻。
为规避“吃完被甩”风险,老范要皇帝盖章保证书。
孟珙觉得不算事,踏破铁鞋搞不来的情报,现在不费劲到手,傻子才不同意。
但是,宋理宗拒绝得很干脆(珙白于朝,不从)。
或许,赵宋的老毛病又犯了。
怕惹毛蒙古,怕主战派崛起,怕孟珙势力大威胁皇权。
反正还能维持,朕死以后,管他娘的。
孟珙千里奔驰入京汇报,连拒绝理由没听到,仰天长叹:“三十年收拾中原人,今志不克伸矣!”
这位征战一生的猛将瞬间衰老了,不知道出生入死为啥,只为留满身伤疤病痛?
孟珙愤而辞职,宋理宗毫不犹豫批准,连句挽留没有,更别提欢送会。
那年,孟珙51岁。

宗泽气死后,岳武穆扛起反金大旗。
岳飞被杀后,韩世忠捧起佛老典籍。
(见秦岭一白.宗泽韩世忠篇)
孟珙也学韩世忠,自号“无庵居士”(焚香扫地,若萧然事外。其学邃于《易》,亦通佛学)。
秦岭一白送土蜂蜜时,孟珙拿出新写诗词。看似超然洒脱的老将军,眼神里藏着落寞不甘。
“有生必有灭,无庵无可说。踢倒玉崑崙,夜半红日出。”
居家半年后,孟珙伤病发作而死。宋理宗赐银、绢作丧葬费,追赠少师后改太师,谥号“忠襄”。
20年后,忽必烈下令围攻襄阳。
长达6年的襄阳保卫战,没有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只有斗蛐蛐的奸相贾似道、15万军民奋力支撑。
襄阳城破了,南宋也就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