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赵匡胤有什么关系-宋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奸臣 (这与赵匡胤有什么关系)
对宋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朝代,在众多的朝代之中,不管这个朝代怎样的强大鼎盛,都会有一个通病,就是都会有奸臣的出现,但是...
说到宋朝,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你有没有发现,好像这朝代出的大奸臣也不少?丁谓、高俅、秦桧,这些名字一提起来,那都是奸臣的代名词。
奇怪的是,不管哪个朝代再怎么牛,好像都逃不过“奸臣”这关,但要说奸臣扎堆,宋朝绝对能排上号。这是为啥呢?

其实啊,这事儿得从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说起。他当年是靠“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自己得位不正,心里就特别怕武将也学他,所以一上台就开始收兵权,搞了个著名的“杯酒释兵权”。武将没实权了,他还定了个规矩:“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的人”。这下可好,文人的地位直接拉满,武将彻底靠边站,“重文轻武”成了宋朝的基本国策。你说,文臣权力这么大,没人管着,能不滋生些歪心思吗?

其他朝代建国后,想着的都是开疆拓土、一统天下,宋朝却有点不一样,皇帝好像挺安于现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不搞扩张,文人就成了香饽饽,毕竟刚建国,确实需要文人帮忙打理朝政。一开始这样也还行,可时间长了,问题就来了——文臣权力太大,武将心里肯定不服气啊。文臣也怕武将抢风头,就像当时的岳飞,打仗那么厉害,名气大到让赵构都慌了,生怕他回来威胁自己的皇位,最后让秦桧给收拾了。你看,这就是文臣权力太过的结果。

更关键的是,宋朝的文臣权力实在太大,大到没人能制衡他们。手里没兵权造不了反,但祸乱朝政可是一把好手。这些文臣为了自己的私欲,拉帮结派,把持朝政,像秦桧那样的,大事小情都自己说了算,眼里哪还有国家和百姓?
说到底,宋朝奸臣多,说白了就是皇帝太信文臣、太防武将,导致权力一边倒。一方独大,没了约束,奸臣自然就钻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