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对法国大革命是什么看法-他的反应如何 (乾隆帝对法国的态度)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法国大革命,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波澜壮阔的事件爆发于1789年7月14日,这一天是中国的乾隆五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那时候中国正乾隆五十四年呢。这场革命直接把法国的历史方向给扭了,连带着世界进程都跟着变,算得上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大事件。
可这时候,咱们东方的大清帝国,正处在“天朝上国”的迷梦里呢。清朝自诩“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闭关锁国一搞,跟世界的交集越来越少,对世界的印象还停留在几百年前。不过啊,就算隔着半个地球,法国大革命这阵大风,还是在遥远的东方荡开了一圈小涟漪。
那问题来了,当时乾隆皇帝知道法国闹出这么大动静吗?他又是啥反应呢?
先说说法国大革命那事儿。当时的法国,老百姓过得可苦了。社会分三六九等,教士和贵族高高在上,底层的老百姓——不管是资产者还是农民——累死累活,还受压迫。后来资产阶级起来了,跟贵族的矛盾越来越深,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加上十七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大家脑子里的“理性”被唤醒了,都想要自由民主的社会。偏偏1788年又闹旱灾,地里颗粒无收,面包贵得吓人,饿死的人遍地都是。这次,老百姓没再忍,直接爆发了。
于是1789年7月14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来了,统治法国几百年的波旁王朝说没就没,自由思想的春风都快吹进巴黎每家每户了。可同一时间的大洋彼岸,大清的人民还封建着呢,对地球另一头的风云变幻,一无所知。
其实啊,清朝虽然闭关锁国,也不是完全对外界一无所知。广州不是还留着十三行嘛,西方传教士也还在宫里当差,乾隆皇帝多少能从他们那儿听到点欧洲的风吹草动。也就是说,乾隆皇帝是听说过法国大革命的。
可能是因为之前路易十四和康熙还有过往来,乾隆对法国还挺上心。当时宫里有个法国传教士就提过,乾隆皇帝对法国特别看重,觉得它比其他欧洲国家都厉害呢。
值得一提的是,大革命之前,法国前国王路易十五还派了俩使者来中国见乾隆呢。乾隆也挺礼尚往来,准备让宫里的法国传教士钱德明回访法国,结果这事儿黄了——因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已经……
法国大革命一爆发,法国人民在血雨腥风里举着“自由”的旗子,新时代眼看就要来了。那乾隆皇帝听说这惊天巨变,是啥反应呢?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的时候,有个成员记了点事儿,说清政府听说法国大革命后,那叫一个深恶痛绝,觉得都是“造反”,离得远远的,连英国因为跟法国挨着,在中国这儿都吃了瘪。很明显,清朝还是拿“造反”的眼光看法国大革命,避之不及,恨得牙痒痒。
那时候中国虽然没法国大革命的社会基础,乾隆却把它当洪水猛兽。估计他晚上都睡不好,天天琢磨咋让大清别学法国的覆辙。于是,对内对外两手抓:对内更紧了,使劲给老百姓灌“君臣有别”那套思想,强化等级观念;对外呢,闭关锁国加码,西方那些“自由民主”的苗头,一露头就给掐死,就想把老百姓管得死死的,别学“造反”。
乾隆皇帝啊,就算跟法国隔着十万八千里,对法国大革命也多少有点耳闻。他对这事儿的态度,那真是深恶痛绝,所以才会加强国内的思想控制。而这,不就成了清朝越来越腐朽落后的原因之一嘛,后来清朝为啥不行了,这也算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