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开国就是盛世的王朝-唐朝鼎盛时期都没有超过 (历史开国将帅名单)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隋朝被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众多王朝,大多都是经过一番休整,历经几任帝王励精图治以后,才慢慢步入强盛,不过也有的王朝虽然短暂,但是自立国以后就达到了巅峰,...
隋朝这事儿吧,总觉得被历史黑得有点惨。历史上好多王朝都是慢慢熬出来的,几代皇帝使劲折腾才强盛起来,但也有例外,比如隋朝——这王朝命短,但一立国就巅峰了,直接把四百多年的大乱给捋平了,一统天下。
杨坚这哥们儿,夺了权灭了陈,总算把晋朝之后四百多年的分裂给画上句号。一上台就搞节俭,把皇宫里那套奢靡风气全砍了,自己穿洗旧的衣服,吃饭也简单。官职也改,裁了不少闲人,老百姓的徭役赋税减了不少,日子能过多了。最绝的是搞科举,不看背景看本事,凭考试当官——这招后来影响可大了。
他还偷偷派了不少御史去暗访官员,谁贪污直接撸官。经济上用均田制,老百姓人人有地种。刚建国时全国才360万户,后来居然涨到880多万户!你猜唐朝最牛的时候才800多万户,隋朝这增速,吓人不?

文化上杨坚也抓得紧,下诏全国找书,收了三万多卷,后来科举一来,读书人更有奔头了。这么一通操作,隋朝开国没多久就到了顶峰。结果呢?到了他儿子杨广这儿,感觉全白费了——都说杨广昏君,老爹辛辛苦苦攒的家业,愣是被他作没了。
难道杨广真跟史书说的一样,就是个又残暴又无能的昏君?其实吧,翻翻老黄历,这人虽然毛病不少,但功绩更亮眼。在位时打契丹、揍高句丽,地盘越打越大;科举他也搞了,运河也挖了,愣是把洛阳整成当时最牛的大都市,那叫一个繁华。
史书上说杨广“长得帅,小时候聪明”,13岁就当大将军了。为了当太子,他装得可好,对爸妈特孝顺,还老带兵打仗,把他妈独孤皇后哄得团团转,最后真当上了太子。可为啥他还是被叫“昏君”?主要还是他太急,打仗、挖运河都想着一步到位,老百姓被折腾得够呛,怨气越来越大。要是不这么冒进,说不定真能成个明君呢——可惜历史没如果。

不过话说回来,史书嘛,多半是赢家写的,不全信为妙。杨广其实也有不少硬功,比如打林邑。那地方盛产宝贝,杨广一看能不眼红?公元606年,隋军杀过去,林邑人拼了命抵抗,打得挺激烈。但杨广非要拿下,又派了援军,结果援军一到,势如破竹,几下就过了阇黎江。
林邑人不想投降,使出了杀手锏——大象!这玩意儿对付步兵太狠了,虽然笨,但气势足,冲过来踩死了不少隋军。不过隋军也没慌,立马用弓箭射。大象皮厚,但箭多了也扛不住,没一会儿就被射得嗷嗷叫,转头就跑,结果林邑士兵自己遭了殃,被大象踩死的不少。
大象跑得慢,在弓箭手面前就是活靶子,没一会儿就被射得满地打滚,转头就跑。这下林邑士兵傻眼了,本指望大象翻盘,结果自己被大象踩得哭爹喊娘。这一仗隋军大胜,还抓了一千多头大象。

隋军乘胜追击,挡路的全被乱箭射死,几天就打到了林邑都城。进城后就开始抢,金器、古玩、字画,弄了好几百件。据说杨广为了显摆,还在边境立了块大石头,标榜自己多牛。
这一仗打下来,还创了个记录:中国军队第一次打到最南边。把人家都城给端了,林邑人彻底怕了,隋朝的名声也打出去了,南方那些小部落一看,乖乖,隋朝这么猛,赶紧低头当小弟。
打完林邑,隋军没歇着,又跑去西北打契丹。契丹那会儿正闹腾,老骚扰边境,杨广忍不了了,派大军过去,还让突厥一起上。韦云带兵特严,突厥士兵都服服帖帖,没人敢捣乱。

突厥和契丹其实有点亲戚关系,平时没大仇。杨广就利用这点,让隋军打扮成突厥人,偷偷混进契丹城,摸清了他们有多少兵、怎么布防。
晚上几万联军摸黑冲进契丹大营,一炷香的功夫就结束了战斗。天亮了一看,好家伙,契丹人好多还在睡梦中就被解决了。联军几乎没损失,抓了一堆奴隶,抢了好多金银财宝,高高兴兴回家了。
契丹人没办法,只能投降纳贡。打了几场胜仗,杨广又想在西域建个伊吾城管着那儿,但得先把伊吾国灭了。这回可是长途奔袭,伊吾国在大漠里,环境太差,难度不小。

带队的薛世雄本来指望突厥帮忙,结果出征了也没见人影,只能硬着头皮上。那会儿天气贼差,大漠里沙尘暴不断,走着走着就可能迷路,指挥不好,整个队伍都得交代在那儿。
薛世雄没怕,非拿下不可。带着队伍在大漠里走了半个多月,运气好没迷路。终于看到伊吾国的城了,他赶紧给士兵打气:“拿下它,咱们就能回家了!”士兵们一听,来了劲头,没一会儿就把城给攻下来了。
隋军就跟天兵天将似的,任务完成得特顺。战后他们在那儿建了个“新伊吾城”,管着西域的交通要道,还能让西域各国互相牵制,省了不少事。

后来他又打吐谷浑、三次征高句丽,野心倒是不小,就是太急了,把老百姓逼急了,最后王朝也没了。所以说杨广真不是史书里说的那样,就知道享乐没上进心。历史这东西吧,不能只看一面,多琢磨琢磨,才能更懂一个人。
参考资料:
【《隋书》、《资治通鉴·隋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