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对法国又有什么影响 (法国国王路易14)
在历史上,鲜有人能将天时、地利、人和集于一体,然而在法国,路易十四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但是对于欧洲其他地区而言,没有他的出现,日子会快乐许多,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年轻...
历史上能把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的人,真没几个。但路易十四算一个——至少在法国人眼里是这样。不过对欧洲其他国家来说,这位“太阳王”要是没出现,日子可能舒坦多了。
年轻的路易十四刚上台时,法国早就不是小角色了——人口最多,实力最强。马扎兰和黎塞留这两位红衣主教把老底子打得很扎实,中央集权搞得那叫一个稳。路易十四自己也不差,能力是真在线。

就算放到20世纪,现代人也还是被“太阳王”那会儿的辉煌晃到眼。现在社交场合的那些规矩,什么见面怎么行礼、宴会怎么排座次,最早都是人家宫廷里玩出来的花样。
现在看路易十四那时候建的剧院,还在那儿默默“上课”,可惜我们没太听懂。还有法兰西学院,黎塞留搞起来的,那时候在国际上地位杠杠的,其他国家都跟着学。
他的成就嘛,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随便列列都能列一长串。
法国料理现在听着就高级,其实最早就是为了哄君主高兴才搞出来的“艺术活儿”。路易十四那会儿,整个时代都透着一股奢华又雅劲儿,现在回头看,还能学到不少东西呢。
不过话说回来,再华丽的画面背后,总藏着点阴暗面。外面越是金光闪闪,里面可能越暗淡,路易十四的法国也没逃过这个理儿。
1643年他从老爸手里接过王位,一直干到1715年去世。整整72年啊,法国就捏在一个人手里,这时间跨度够两代人活的了。
他是头一个搞“独裁”的君主,这套制度效率高、管得严,后来好多国王都学他,管这叫“开明的专制”。他可不像有些皇帝,天天游山玩水,国家大事甩手不管。
那时候的君主,真比老百姓还拼。天天起早贪黑,一边信奉“神授君权”——意思是不用问老百姓怎么治国,一边又觉得这权力下面压着“神圣责任”,得扛着。
不过国王哪能事事都自己来?得找几个帮手。将军、外交家、财政顾问、经济学家,都得有几个。但这些顾问只能听令办事,不能自己拍板。
老百姓眼里,君主那是神一样的存在,国家和政府的化身。所以国家荣誉就成了王朝荣誉,跟美国人想的完全不一样。法兰西,简直就是波旁家自己家开的,专门为他们服务。

这制度坏处也很明显:国王就是一切,其他人都不值一提。慢慢的,那些有头有脸的老贵族,也被迫交出对外省的管权。这些权力落到了一群满手墨水的皇室小官僚手里。他们窝在远离巴黎的政府大楼里,坐在绿窗户边,干着100年前本该是封建主干的活儿。
封建主没了工作,只好跑来巴黎宫廷里享福。结果他们的庄园遭了殃,得了一种叫“地主缺位所有制”的病,听着就危险。才一代人的功夫,那些原本忙忙碌碌的封建主,全变成了举止优雅的闲人,天天在凡尔赛宫附近晃悠。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那会儿,路易十四才10岁。三十年战争打完,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大陆的老大地位没了。这小伙子野心可不小,肯定不会放过机会,眼睁睁看着哈布斯堡的地盘和成就溜走。
所以1660年,他娶了西班牙国王的女儿玛丽亚·泰莉莎。没过多久,岳父菲利普四世(哈布斯堡家的西班牙国王)死了,路易立马说,西班牙的荷兰地区(就是现在的比利时)得算老婆的嫁妆,划归法国。
这么一来,欧洲和平肯定要遭殃,对新教国家威胁也太大。1644年,荷兰外交部长扬·德维特牵头,荷兰、英国、瑞典组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联盟。可惜这联盟没撑多久。
路易十四用钱和好处,把英国的查理国王和瑞典议会都收买了。荷兰被盟友卖了,只能认命。
1672年,法国大军打进了荷兰,一路冲到人家心脏地带。荷兰的堤坝又被攻破,法国的“太阳”照到了荷兰的沼泽地上。

1678年,荷法签了《尼姆韦根条约》,但这条约根本没解决问题,反而又惹出一场新仗。
1689到1697年,法国又打了荷兰第二次,最后签了《里斯维克条约》收场。可这也没让路易十四实现当欧洲老大的梦。
虽然路易的老对手扬·德维特死在了荷兰暴民手里,但他接班人威廉三世,把路易想当欧洲霸主的所有努力都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