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后隋王朝背后的阴谋-东突厥跟大唐有什么瓜葛 (后隋王朝背后大臣是谁)

每当一提起东突厥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唐武德三年二月,公元620年,,一则,大隋在云州复国,的消息传到了帝都长安,让皇帝李渊瞠目结舌,云州在哪?云州其实就是隋朝...

admin

一提起东突厥,总想起电视里演的那些事儿,那今天就聊聊这个。

唐武德三年二月(公元620年),长安城里突然传出一个消息:“大隋在云州复国了!”这把皇帝李渊听得一愣一愣的。

云州在哪?其实就是隋朝的定襄郡,武德元年改成了云州,治所在大利县。这地方在草原上,挨着雁门关北边,跟大唐的代州(隋朝雁门郡)是邻居,对大唐的老窝晋阳(并州)威胁可不小。

当然啦,大唐要是真想打,派精兵奔袭百里,把云州这个小“大隋”给端了,也不是不行。

但李渊没这么做,为啥?因为这个云州“大隋”背后,站着的可是东突厥——那时候大唐各路反王还没平完,天下乱着呢,有些事再憋屈也得忍着。

李渊能做的,就是赶紧让并州总管李仲文加派人手,防着突厥大军南下。

那这云州城里的“大隋皇帝”是谁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隋炀帝的孙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杨政道。

后隋王朝背后的阴谋-东突厥跟大唐有什么瓜葛 (后隋王朝背后大臣是谁)(图1)

隋炀帝萧后及齐王暕之子政道,陷于窦建德。(武德)三年二月,处罗迎之,至于牙所,立政道为隋王。隋末中国人在虏庭者,悉隶于政道,行隋正朔,置百官,居于定襄城,有徒一万。---《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

不过从李渊的角度看,杨政道就算复国,也翻不了天。杨广都死了两年了,大隋早就被各路反王打得灰飞烟灭了。现在天下大乱,谁能当老大,要么是他李渊,要么是其他反王,绝不可能是定襄城里那个小孩子杨政道。想当年杨广干的事儿,“大隋”这面旗,哪比得上黄巾之乱后的“大汉”旗有号召力?根本不值钱。

所以李渊暂时懒得搭理杨政道的“小朝廷”,但扶持杨政道的东突厥处罗可汗,却想找大唐的麻烦。

当年十月,处罗可汗不听劝,也不管占卜结果吉利不吉利,非要带兵南下打大唐,目标是抢并州,给杨政道的“大隋”扩地盘,说是报答隋朝的恩情。

(处罗可汗)谋取并州置杨正道,卜之,不吉,左右谏止,处罗曰:“我先人失国,赖隋以存,今忘之,不祥。卜不吉,神讵无知乎?我自决之。”---《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上》

那处罗可汗为啥这么轴,连草原人信的神灵都不顾了?真就因为他说的“先人失国,赖隋以存”?可事实上,李渊刚当皇帝时,对东突厥让步不少,送粮食、绸缎、玩意儿,足够突厥贵族过好几个冬天的了。

既然这样,处罗可汗为啥还要死磕杨政道,甚至跟大唐翻脸?说白了,这事儿得怪一个人——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是谁?隋文帝杨坚的侄女,处罗可汗的老婆。史书没说她叫啥。

作为隋朝和突厥和亲的公主,她倒是挺“尽职”。

后隋王朝背后的阴谋-东突厥跟大唐有什么瓜葛 (后隋王朝背后大臣是谁)(图1)

搁现在看,义成公主挺可怜的。她嫁突厥启民可汗,不是因为爱情,是隋朝为了拉拢、分化突厥,不得不牺牲她。而且作为汉人姑娘,到了突厥,还得受他们那套“野蛮习俗”:儿子能娶后妈,弟弟能娶嫂子。

加上隋朝那会儿漠北环境差,要命的是,开皇十七年(597年)嫁给启民可汗的安义公主,才两年就死那儿了。

就是在这么个背景下,开皇十九年(599年),一个在长安娇生惯养的杨家姑娘,不管自己生死,揣着隋文帝的嘱托,为了大隋百姓的生存空间,北嫁到了突厥。

既然担着这重任,那她就得“好好干活”。

义宁二年五月(618年),杨侑把皇位让给李渊,长安城换上了“大唐”的旗子,年号也改成“武德”。杨广的表哥李渊,终于对大隋露出了真面目,义成公主心里那叫一个恨,想给杨广报仇。

但作为和亲公主,想报仇,能靠的只有她第三任老公处罗可汗了。

当然啦,我没找到义成公主怎么忽悠处罗的,但有一点肯定——处罗可汗阿史那·俟利弗设,架不住老婆吹枕头风。伺候了突厥汗王父子两代仨人,义成公主这“闺房话术”肯定不差。

其实早在她第二任老公始毕可汗跟隋朝闹掰,在雁门围住杨广的时候,义成公主为了救杨广,也出过力。

后隋王朝背后的阴谋-东突厥跟大唐有什么瓜葛 (后隋王朝背后大臣是谁)(图1)

(大业十一年)八月乙丑,巡北塞。戊辰,突厥始毕可汗率骑数十万,谋袭乘舆,义成公主遣使告变······九月甲辰,突厥解围而去。---《隋书.炀帝下》

你看,女人吹枕头风,威力多大。

隋朝在定襄复国,处罗可汗非要打大唐,要不是义成公主在旁边吹风,一个控弦百万的草原霸主,咋能这么不理智?

想当年,处罗可汗的哥哥始毕可汗在位时,突厥早就跟隋闹翻了。处罗刚当上可汗一年,就从窦建德手里抢走萧皇后和杨政道,突然扶持个“后隋”,这事儿本身就透着怪。

所以啊,冲冠一怒为红颜,不光吴三桂会干,但凡对女色没抵抗力的男人,都架不住女人吹枕头风,啥事儿都能干出来。

可惜处罗可汗刚带兵围住并州,就病死了,没来得及抢下并州,给“后隋”扩地盘。

但处罗一死,义成公主没放弃报仇,她又把希望寄托在了东突厥新可汗颉利身上——也就是李唐初年最大的对手,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

按突厥规矩,义成公主又成了颉利的老婆。但这时候“后隋”还能不能存在,都两说了。

颉利可汗跟他哥不一样,他对中原馋得很,肯定不愿意眼皮子底下有个汉人政权。

为了让隋室“保留”下来,还为了让颉利跟大唐掐起来,义成公主又开始给颉利吹风。

不光如此,她还联合自己堂弟杨善经,还有王世充的使者王文素,一块儿劝颉利:“做人得讲恩情啊!你当年被兄弟逼得走投无路,要不是隋高祖文皇帝帮你,你们阿史那家族早让人灭族了!”

后隋王朝背后的阴谋-东突厥跟大唐有什么瓜葛 (后隋王朝背后大臣是谁)(图1)

“现在大隋虽然被李唐抢了,但隋高祖的孙子杨政道在定襄复国了。只要可汗支持他,就能以隋皇室名义讨伐李唐,报答隋高祖的恩德!”---《资治通鉴·唐纪五》

当然,有人会说,颉利可汗继承了父兄的家业,兵强马壮,又跟中原打交道多年,对各路割据势力门儿清,想趁乱捞好处,打大唐是早有打算,跟义成公主关系不大。

但他们忽略了一点:颉利虽然想从大唐身上捞油水,但他压根就看不上杨政道的“小朝廷”。

早在大业十一年(615年),突厥就跟隋朝翻脸了,打过好几仗。那时候,那个开皇十九年帮启民可汗建国的强大隋朝,早就在突厥人心里没影儿了。

一个统一的强大隋朝,突厥都不当回事儿,何况一个靠突厥活着、占一城之地的“后隋”?对突厥来说,杨政道能给的好处,哪有长安城里李渊给的多?

所以,要不是义成公主吹风,“后隋”根本撑不住。

事实上,义成公主的枕头风起了大作用,像催化剂一样,把颉利可汗给“点燃”了。

结果就是:杨政道的“后隋”还苟着,颉利可汗成了唐初头号敌人。他不仅鼓励依附突厥的割据势力打大唐,从武德三年三月打汾阴开始,还亲自带兵南下,成了唐朝统一天路上最大的北边威胁。

后隋王朝背后的阴谋-东突厥跟大唐有什么瓜葛 (后隋王朝背后大臣是谁)(图1)

武德四年,颉利亲自打雁门关,俘虏了唐汉阳公瑰、太常卿郑元璹、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

武德五年,颉利联合窦建德旧部刘黑闼,打代州,唐代州总管、定襄郡王李大恩战死。

武德六年、七年,突厥接连打原州、朔州、豳州,还屯兵五龙坂,兵锋一度快到长安了。

武德八年,颉利打灵州、朔州、绥州、并州,把唐军打得够呛。

最吓人的是武德九年(626年)。

这一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当上皇帝,他面对的不是李建成的反扑,而是颉利可汗兵临长安城下的威胁。

七月,颉利带二十万骑兵冲进关中,破武功、攻高陵,占泾阳,屯在渭水北岸,离长安不到四十里。长安城里兵力空虚,要是突厥硬攻,大唐说不定真得玩完。

但这时候,突厥打不打得赢大唐,已经不是义成公主能左右的了。

不过这消息传到定襄,传到她耳朵里,还是让她兴奋得不行。

多少次,她幻想突厥攻进长安,灭了李唐,让她的侄孙杨政道昂首挺胸走进大兴城(长安),让杨家再当天下主人,恢复大隋辉煌。

后隋王朝背后的阴谋-东突厥跟大唐有什么瓜葛 (后隋王朝背后大臣是谁)(图1)

而她呢,就能亲手把李渊绑到隋高祖陵前祭奠,完成伯父当年的嘱托,完成自己的使命。

她的根,毕竟在大隋,在大兴城里。

可惜颉利可汗,那个她寄予希望的男人,没按她想的来。没攻长安,没给隋高祖报仇,而是跟李世民在渭水边斩白马立盟约,带兵回草原了。

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没人知道义成公主当时是啥心情,还有啥招能坚持她的“复隋”梦。

只是,她再也没机会了。

四年后,贞观四年(630年)正月,大唐代州道行军总管李靖,带着三千精兵冒着严寒北上,一举端了定襄城。义成公主指望的“隋室正统”杨政道,他奶奶萧皇后,还有一帮“后隋”官员,全被俘,送到了长安。

至此,隋朝真正从历史上消失了。


上一篇: 奥尔良王朝的简介-奥尔良王朝什么时候建立的 (奥尔良王朝的国徽) 下一篇:法国波旁王朝历代君主介绍-法国波旁王朝有多少位君主 (法国波旁王朝历代君主)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