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功绩-但刘娥为何能被如此宠爱 (赵恒在位期间有哪些具体的政绩?)
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功绩,但是赵恒所娶的妻子中,却有一位非常有才的女人,她就是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她终结了天书运动,极力避免党争,还发行了交子,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趣...
宋真宗赵恒在位那会儿,政绩上真说不上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要说他的老婆里头,可真藏了个厉害角色——章献明肃皇后刘娥。这刘娥啊,可了不得,终结了当时搞得人心惶惶的“天书运动”,还拼命压着党争,顺便搞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给后来仁宗的“仁宗盛治”铺了条好路。今天就唠唠这位传奇皇后。

刘娥是四川成都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从小爹就没了,跟着外婆家的亲戚到处漂,十几岁就嫁了个银匠叫龚美。龚美带着刘娥跑到开封想做生意,结果没赚到钱,混得山穷水尽,琢磨着把刘娥卖了换点钱。
这时候,襄王赵恒的手下张旻见了刘娥,觉得这姑娘又聪明又漂亮,突然想起赵恒之前念叨着想找个四川姑娘做小妾,就牵线搭桥让两人见了一面。
赵恒一见刘娥,眼睛都直了,立马就买了下来。两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整天腻歪。可这事儿被他爹宋太宗知道了,气得吹胡子瞪眼,逼着赵恒把刘娥赶出襄王府。赵恒哪舍得啊,就偷偷把刘娥安顿在张旻家里。张旻也挺够意思,让家人好好照顾刘娥,自己为了避嫌,干脆天天睡在襄王府不回家了。
赵恒当了皇帝后,赶紧把刘娥接进宫里,疼爱得跟以前一样。刘娥在宫里混得越来越好,大中祥符五年的时候,已经升到德妃了。那时候郭皇后刚走,后宫里头就数她最大。
刘娥不光长得漂亮,性格也机灵,书读得多,懂历史,对国家大事也有自己的看法。赵恒批奏折的时候,刘娥总在旁边陪着,遇到拿不准的事,她三言两语就能点醒赵恒,赵恒越来越信她。郭皇后没了之后,赵恒想立刘娥为后,可也知道她出身低,是个大坎儿。
王钦若给赵恒出主意,说干脆立刘娥为后得了。刘娥这人做事特别稳,当赵恒真要立她的时候,宰相王旦突然病假了,她怕王旦不同意,就劝赵恒等等看。后来王旦上了折子说同意,这事才算定下来。
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刘娥终于当上了皇后。精明能干的刘娥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朝政上也帮了赵恒不少忙。后来赵恒身体越来越差,刘娥就开始管日常政务,连军国大事都她说了算。还有个有意思的,刘娥的前夫龚美,赵恒让他留在了身边,还让他改姓刘,跟刘娥以兄妹相称。靠着刘娥的关系,这个“刘美”慢慢掌握了京城军权,成了刘娥最得力的帮手。赵恒快不行那几年,刘娥的权力越来越大,差不多就是实际上的皇帝了。
刘娥虽然得宠,但自己一个孩子都没生。巧了,赵恒看上了刘娥宫里一个叫李氏的侍女,后来追封为李宸妃。李氏受宠之后,大中祥符年生了个儿子,叫赵受益,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那时候刘娥还没当皇后,快四十的人了,估计知道自己生不了孩子了,就收养了李氏这个儿子,跟另一个嫔妃杨氏(后来的章惠皇后)一起带,还特意交代宫里人,谁也不许跟孩子说真话。
赵恒挺宠刘娥,默认她抱养这个儿子。刘娥对孩子也上心,照顾得无微不至,母子俩感情好得很。这皇子从小管刘娥叫“大娘娘”,管杨氏叫“小娘娘”,一直以为刘娥就是亲妈,直到刘娥死了,才明白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