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它的成功复制有什么意义-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 (你的成功可以复制)

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是一件采用,妆花纱,工艺织就的龙袍锦缎料,复刻自万历皇帝朱翊钧陵墓中的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由云锦专家们完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复制这件稀世珍...

admin

“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光听名字就够唬人——这可是用失传的“妆花纱”工艺织出来的龙袍锦缎料子,复刻的是万历皇帝朱翊钧陵墓里那件宝贝。

复制这件稀世珍品,云锦专家们整整花了5年,用了12万多根线,差一线都不行。袍料全长5丈3尺,轻得像纱,薄得透风,绛红的底子上铺满了四合如意云暗纹,上面翻滚着17条形态各异的龙,还有江牙海水、火珠云纹这些图案。龙纹更绝,孔雀羽线、真金线、彩绒织在一起,金翠交辉,那叫一个富丽堂皇。不管是大型图案设计、选料多珍贵,还是工艺多精湛,都算中国传统丝织工艺的顶尖水平了,专家们管它叫“国宝”,1984年还拿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珍品奖”。

它的成功复制有什么意义-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 (你的成功可以复制)(图1)

上世纪70年代末,定陵里发掘出的织锦被风化了,国家赶紧拨了30万给云锦研究所,让他们去修复。研究所的人一边复制龙袍,一边琢磨工艺,不光找回了失传的明代手工染色技巧,还在南京郊区恢复了捶打金箔、缠进蚕丝的妆花纱技术。为了织出薄纱上永不变色、金翠交辉的龙纹,他们满世界跑,去各地动物园收孔雀羽毛,专挑最绿的那部分,一根根捻成翠羽线。这么一折腾,失传几百年的“妆花纱”技艺又回来了。这“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就是一匹镶金裹银、寸锦寸金的宝贝,以前可是皇帝才能穿的龙袍专用料,工艺复杂,材料珍贵,打着灯笼都难找。

这料子纱地透得厉害,你换个角度看,孔雀羽线会变颜色,织品像浮雕似的,金翠交辉的龙仿佛在瑞气袅袅的霞光里浮游翻动,活灵活现。双肩还织着日月,天子肩挑日月,那气派,可不是吹的。

突然想到《红楼梦》第五十二回,晴雯给宝玉补的“雀金裘”,书里说“金翠辉煌,碧彩闪灼,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其实哪是什么俄罗斯?曹雪芹那时候的江宁织造府,就能织出这宝贝。

1956年考古挖了定陵,万历皇帝的陵墓,出土了600多件丝织物,占了五分之一。其中一件龙袍让专家挪不开眼,就是这“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可惜啊,蚕丝含蛋白质,几百年出土就氧化褪色,薄的部分化成粉末,厚的硬得像锅巴,看着都心疼。

它的成功复制有什么意义-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 (你的成功可以复制)(图1)

国家赶紧找上南京云锦研究所,想复制这件龙袍,重现织造技艺。1979年,徐仲杰、王道惠这些云锦大师接下了这活儿。专家们花了5年,一点点还原工艺。不光复原了明代染色技巧,还恢复了真金线生产,最关键的是,《红楼梦》里说的孔雀羽拈线织袍的技艺,也给整明白了——他们全国挑孔雀羽毛,就选最绿的捻成翠羽线,用云锦妆花工艺和真金线一起织进去。这下,失传几百年的“妆花纱”又回来了。现在江宁织造博物馆里陈列的这件“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就是专家们的心血。

整件袍料是绛红真纱,轻薄透空。上面翻滚着17条龙,还有江牙海水、火珠云纹。金色勾边的是真金线,团龙龙身就是孔雀翠羽线织的,底纹纱料上还有无极如意云纹暗纹,和原件一模一样。绒毛有立体感,妆织的地方像高花,浮雕效果特别强。

站在这料子前面,换个角度,孔雀翠羽会变颜色,金翠交织的龙好像在瑞气袅袅的霞光里腾挪翻动,跟活的一样。真像曹雪芹写的“金翠辉煌,碧彩闪灼”!


上一篇: 一般皇帝的龙袍都是明黄色-秦始皇的龙袍为何会是黑色的 (皇上龙种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为何到了清朝-龙袍上的十二章纹都有些什么-十二章纹的地位下降了 (为何到了清朝,倭寇之乱就消失了)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