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时清泪-看花老眼-水龙吟-程垓原文赏析 (《伤时》)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辜负,一年芳意,柳困花错字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辜负,一年芳意。柳困花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词作鉴赏
要说这首词写啥,我觉得“看花老眼,伤时清泪”八个字最抓人。前者是说老了,看啥都提不起劲;后者是说忧心时局,眼泪都往心里流。作者程垓这人吧,生平不太清楚,但翻翻他的《书舟词》,能拼凑出些他的影子。他和辛弃疾大概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祖籍四川眉山,后来好像一直在江浙一带漂着,没少客居他乡。
先说说这“嗟老”。他写过“如今客里伤怀抱,忍双鬓、随花老”,一个人在外头,看着头发跟着花一起白,能不愁吗?更别提他还老想着老家眉山,家里以前有园子,有书舟小屋,现在回不去,连故园的花开多少都不知道,只能对着眼前的花发呆——“愁多怨极,等闲辜负,一年芳意”,自己愁都愁不过来,哪还有心思赏花,这春光就这么白瞎了。其实春天年年有,花也年年开,可为啥就觉得辜负了呢?说到底,还是“人憔悴”啊。
再说说这“伤时”。他和辛弃疾一个年代,估计也经历过完颜亮南侵、张浚北伐那些事儿,心里肯定不好受。他写过“蜀客望乡归不去,当时不合催南渡。忧国丹心曾独许”,这种忧国的劲儿,和词里的“伤时清泪”估计是一脉相承的。词开头“夜来风雨匆匆”,我第一反应就是辛弃疾的“更能消几番风雨”,都是看着春光要溜走,心里发慌,接着直接跳到“故园定是花无几”,思绪嗖一下就飞回千里之外的老家了。眼前呢?柳树懒得动,花也没精神,杏子刚结,青梅还小,春天好像一下子就过去了,对人也太“容易”了吧——不是春天薄情,是人老了,经不起折腾了。
“回首池南旧事”,池南大概就是他老家的书舟那儿吧。以前在老家,日子应该挺舒心的,“新画阁,小书舟”,梅花开了还能“清尊频倒”,可现在“恨星星、不堪重记”,头发都白了,还在异乡,哪敢回头看啊。现在能干啥?就剩一双“看花老眼”,和抹不尽的“伤时清泪”。他倒嘴硬,“不怕逢花瘦”,可“只愁怕、老来风味”——怕的不是花谢,是自己老了,连伤春的力气都没了。最后干脆说,“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趁着花还没全谢,赶紧抓住最后一点春光,喝酒,醉了就啥也不想了吧,跟杜甫“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一个意思,透着股无奈。
冯煦说这词“凄婉绵丽”,确实。以前读伤春词,大多是才子佳人的小情小调,可程垓这首不一样,里面装的是实实在在的家国身世愁,读着读着,心里也跟着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