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汉杨修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曹操要杀他 (揭秘东汉杨修是谁)
杨修是东汉末年有名的人物,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业,但是杨修的才华是毫无疑问的,就连曹操这样的人物都对他的能力非常满意,但是杨修也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人物,智商余额很多,情商欠费不少,最后被曹操给杀害,杨修的...
杨修这人在东汉末年挺有名的,虽说没干出啥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才华是真没得说,连曹操那样的人物都挺满意他的本事。不过杨修这人吧,也挺悲剧的,智商余额爆表,情商却常年欠费,最后让曹操给杀了。
杨修出身可不一般,是当时名门杨家的嫡长子。可能说到杨家,有人不太熟,但其实在三国时期,杨家的声望地位一点不比“四世三公”的袁家差,也算是个庞然大物了。不过杨家当时政治策略没选对,走的是中央路线,没像袁家那样去争地盘,最后只能寄人篱下。
作为杨家的嫡长子,杨修从小接受的家学教育肯定差不了,才华自然出众。后来经人推荐,成了曹操手下的主簿,相当于后勤文官。那时候曹操常年打仗,各种军需调度杨修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曹操很满意。而且杨修文学素养也高,曹操本身就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诗人,但说到文采,曹操都自愧不如。杨修这人吧,才华是有的,能力也不差,家世背景还能帮曹操一把,但他跟曹操的思想理念不太一样,根本理念不合。再加上他还掺和进了当时的继承人之争,曹操最后只能杀了他。

那杨修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呢?
很多人以为杨修是《三国演义》里编的,其实他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那他到底啥样?
首先,杨修来头不小。他爷爷是东汉名臣杨震,爸爸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杨彪,妥妥的世代簪缨之家出身。
再说说他的学问,杨修是古代挺有名的文学家,一生写了不少东西,可惜大部分都失传了,现在能看到的就《答临淄候笺》、《节游赋》、《神女赋》、《孔雀赋》这么几篇。
还有一点,杨修特别聪明,好学又有才,建安年间就被举为孝廉,后来做了曹操的主簿。曹操当时都当到宰相了,能当他的主簿,肯定有过人之处。
史书里说:“当时军国事务多,杨修总管内外,事情都处理得让曹操满意。”可见他在曹操忙打仗的时候出了不少力。聪明得连曹操都自叹不如,但他这人有点自负,总能猜中曹操的心思,这让多疑的曹操很不爽。
后来曹操考验曹植,杨修多次帮曹植应付,让曹植越来越傲,曹操知道后很生气。最要命的是“鸡肋”那事,曹操喊“鸡肋”口令,杨修猜到他要撤兵,就到处跟人说,最后曹操以“泄露军情,勾结诸侯”为由把他杀了。

那杨修到底咋死的呢?
杨修这文人才子,才思敏捷,智谋不少,最后还是被曹操杀了。他到底咋死的?咱们主要按《三国演义》里的说法聊聊。
史书对杨修之死记载得挺简单,理由也不充分,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编得挺有意思(虽然把杨修性格写得太偏激,但故事性足)。书里说他“恃才放旷,多次触犯曹操忌讳”。比如曹操修花园,门上写个“活”字,想显摆下文化,结果杨修一眼看穿,说“门里加个活,是‘阔’字,丞相嫌园门太阔”,曹操当场就不爽了。
还有件事也挺重要,曹操假装梦游杀了个侍卫,其实是怕人刺杀自己设的局,结果杨修直接捅穿了,让曹操特别尴尬,计划全泡汤了,还白搭了个亲卫。后来杨修又帮曹植争太子,更让曹操讨厌。最后打汉中时,曹操喊“鸡肋”口令,杨修猜到他想撤兵,就到处嚷嚷要退兵,曹操再也忍不住,以“扰乱军心”把他砍了。
罗贯中本意是想说曹操嫉妒贤才,所以大家一直这么认为。但看下来,杨修真算不上贤才,顶多有点小聪明。俗话说“看破别说破,还是好朋友”,朋友之间有些事都不能点破,杨修一个臣子,把主公的心思全抖搂出来,曹操哪能忍?所以就把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