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怎么一年就收复的-宋朝三百年都没有收回的燕云十六州 (朱元璋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朝和明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横亘在宋朝与金国疆域之间的燕云十六州,是阻挡游牧民族跃马南下的天然保护屏障,赵光义登基后,宋廷便留下祖训,收回燕云十六州者,可封异姓...
宋朝和明朝,隔了好几百年,但有个事儿挺有意思:燕云十六州,宋朝三百多年没拿回来,朱元璋一年就搞定了。
燕云十六州就在宋朝和金国中间,那是挡游牧骑兵南下的天然屏障。赵光义当上皇帝后,宋廷就留了条祖训:谁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就能封异姓王。可见大宋皇室对这块地儿,心里那个坎儿一直过不去。那为啥宋朝三百多年都收不回来,朱元璋一年就搞定了呢?咱慢慢聊。

宋朝一直重文轻武,大臣们图安逸,武将总被文官压着。赵匡胤建了北宋,很快明白燕云十六州多重要。为了防辽军偷袭,他在汴梁城周围种了好多树。还专门搞了个“封桩库”,存钱就想赎回燕云十六州。后来赵光义上位,为了收复这地儿,直接发动了国战。

这国战打得咋样?宋军大败,赵光义本人坐着驴车,灰溜溜逃回汴梁。当时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给兵败的将领们请功,没想到被赵光义一顿训斥。赵德昭吓坏了,以为赵光义想收拾他,居然自杀了。要知道赵德昭当时官儿不小:京兆府尹兼武功郡王,这么个人物都因请功被逼死,朝里谁还敢提收复燕云十六州啊?赵德昭给武将请功,不就等于打赵光义的脸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通过战争收复燕云十六州,成了北宋皇帝的禁忌。但燕云毕竟是要地,只有收回来,赵光义才算真正的天下共主,功绩才能超过他哥赵匡胤。所以他就定了祖训:收复者封异姓王。后来北宋大臣也想收,但君主仨难题:一、北宋不产马,跟辽国抢燕云,骑兵拼不过人家;二、西夏起来了,宋军得分兵防着西夏,兵力分散;三、北宋君臣图享乐,不思进取,文官使劲打压武将。举个例子,北宋打西夏时,有位叫种师道的将领;抗金时,岳飞也是,宋廷总喜欢分三路进攻,兵力太散,打不过敌人。这说明啥?宋廷不希望军权被在外的大将独掌。再比如,北宋靠战功当上一品大官的,只有狄青一个枢密使。就因为狄青是边关武将出身,抵抗西夏立了功,以司马光为首的文官集团就开始打压他,最后狄青被罢官,抑郁而终。

北宋没了,康王赵构在临安建了南宋。这时候辽国君臣也被中原花花世界腐蚀了,可以说南宋和辽国后期都不思进取,谁想赢谁,就看谁更摆烂。这时候蒙古崛起了,跟宋廷说结盟,一起打辽国。南宋皇帝还没反应过来,辽国已经不是最大威胁,蒙古才是。但因为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执念,南宋就同意和蒙古联手打辽国。辽国灭了,蒙古立马对南宋动手,最后南宋也灭了,崖山海战,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
时间长了,统治中原的元蒙也被繁华腐蚀,君臣们也过上了纸醉金迷的日子。这时候朱元璋崛起了,统一了南方。然后他让徐达、常遇春这些人渡江打元蒙都城。元蒙皇帝咋想的?朱元璋,咱俩一起摆烂,看谁先撑不住?朱元璋说:不好意思,我不是大宋皇族,我是穷苦百姓出身。我的目的就是推翻烂掉的王朝,按我的规矩来。

朱元璋是个苦出身,想统一天下,得干点啥呢?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放权给信得过的武将——打天下的时候,朱元璋可不敢拖后腿。所以他手下的武将不像宋朝那样打仗被掣肘。在南方战场练出来的徐达、常遇春这些人,为了自己的爵位,打元朝能不出力吗?打元蒙都城时,徐达还使了点小聪明:屯兵通州,大军压境,逼得元末帝跑了。这样有两好处:一、避免元军和明军鱼死网破——明军人多,但战斗力不一定比元军强;二、把元末帝赶跑,在追击中消耗元军有生力量,早点统一天下,把他赶到漠北去。

一路追一路打,元末帝逃到了漠北,徐达也替朱元璋一路收复了中原。就这样朱元璋仅用时一年,便将燕云十六州成功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