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的黄景仁为什么一生穷困潦倒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清明》)

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的黄景仁也是个有才华的人,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可是却一生穷困潦倒,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他的人生经历,少年孤苦乾...

admin

黄景仁,黄庭坚的后人,这人在诗坛上挺有名气的,跟王昙并称“二仲”,又和洪亮吉叫“二俊”,还是毗陵七子之一。可你说怪不怪,这么有才的人,一辈子却穷困潦倒,这是为啥呢?今天就唠唠他的人生。

少年孤苦

1749年2月20日,黄景仁出生在高淳学署。1753年,他爹没了,家里叔伯又不多,只好靠祖母吕孺人盯着他读书。1755年,跟着祖父黄大乐从高淳回了祖籍常州,住白云溪上游。1757年去应试,1760年祖父去世,第二年祖母也没了,1763年开始写诗。1764年更惨,哥哥黄庚龄也走了,不过同年童子试他拿了第一,挺受常州府知府潘恂和县令王祖肃赏识的。

游学江浙

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的黄景仁为什么一生穷困潦倒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清明》)(图1)

1765年,他补了博士弟子员,在宜兴、氿里读书。第二年认识了洪亮吉,从此专心写诗。因为母亲老了,他得出门四处跑着谋生,养活家里人。冬天去了扬州。1767年娶了赵氏,这时候邵齐焘在常州龙城书院讲学,黄景仁没师傅,邵齐焘就请他去受学,他挺感动的,去了没多久又走了。春天游铜官山,秋天去杭州准备参加江宁乡试。1768年夏天游徽州,秋天又去江宁乡试。1769年春天游杭州、徽州,夏天扬州,秋天回常州,冬天拜访湖南按察使王太岳,成了他的幕宾。

1770年春天登衡山,夏天回常州,秋天又去江宁乡试。同年邵齐焘死了,他觉得知己没了,世间没啥可留恋的,开始到处浪游。1771年春天到秀水,游安徽,成了太平知府沈业富的幕宾。秋天省试,长子出生。冬天到太平,找安徽学政朱筠,在朱筠那儿校对文章。1772年成了朱筠的幕宾,跟着他学习。三月在太白楼聚会,他年纪最小,穿件白袷衣站在太阳底下,一会儿就写了几百字,其他客人都惊了,纷纷搁笔,他这下名声大噪,士子都争着模仿他的诗。还游了黄山、白岳、九华。秋天安庆、六安,冬天颍州、凤阳,十二月回常州。

1773年跟着朱筠去庐州、泗州,夏天游徽州到杭州,秋天又游徽州,冬天回常州。1774年春天游扬州,夏天回常州,秋天去江宁乡试,冬天游虞山祭拜邵齐焘的墓,又到江宁。1775年从江宁去太平,夏天在寿州正阳书院讲学,冬天觉得自己诗里缺了幽、并之地的豪气,决定北上,十二月到北京,同年写了《两当轩集》。

1776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得了两匹缎子,当了武英殿书签官、主薄。

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的黄景仁为什么一生穷困潦倒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清明》)(图1)

穷困潦倒

1777年把母亲和家人接到北京住,秋天参加顺天乡试。1778年跟鸿胪寺少卿王昶学习。1779年、1780年秋天又两次参加顺天乡试,1780年把家人送回常州,游了山东,冬天回北京。1781年秋天游西安,拜访陕西巡抚毕沅,毕沅觉得他有才,招待他,还帮他想办法当县丞。冬天回北京,1782年春天在吏部等官位。结果1783年三月,被债主逼得紧,带着病离开北京,翻太行山,到解州时病发了。四月二十五日,在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府上死了,好友洪亮吉给他服丧。


上一篇: 长期不读书与表达能力的降低-黄庭坚的警示 (长期不读书与什么有关) 下一篇:黄庭坚最有名的五首诗词-分别是什么名字 (黄庭坚最有名的十首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