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道安 (佛教说忠诚)
说起为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在中国得以落地生根并且能够让佛教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变得易于传播的人物,不得不提起道安的名字,他是佛学在中国得以打下广泛群众基础的关键性人物,首先,道安可是说是出生在一个较为富贵的...
提到佛教在中国扎根,绕不开道安这个名字。他算是给佛教打下群众基础的关键人物,没有他,佛教可能没那么容易在老百姓里传开。

道安出身其实挺不错的,家里条件好,从小就被熏陶得有股子贵族气质——勤奋、爱琢磨、心大、不拘小节。但命运这东西,好像总爱跟有才的人开玩笑,道安就是例子。他小时候就没了父母,日子过得挺不容易的。不过还好,叔伯们没放弃他,继续供他读书,让他没断了念想。
再说道安这人,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一门心思扑在读书上。小时候见识过不少人情冷暖,心思也活络,但他就爱啃书,年纪不大就读了不少大家的著作,文字功底深得很。后来能结交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真不是因为他阅历多,而是他那身真才实学和人格魅力,让人都愿意跟他来往。

道安还有股子韧劲儿,认定的事再难也要干成。他一直有挺高的追求,生活上的困苦反倒把他磨得更硬朗。普通人遇到点打击可能就躺平了,但他倒好,苦难好像都是垫脚石,越压他,他离目标越近。后来他对佛学感兴趣,就拜了师傅。可师傅一开始看他长相怪异,不太待见他,估计是想让他知难而退,就把他打发到乡下干农活,活儿又苦又累。道安呢?根本不在乎该干啥不该干啥,越苦越对自己严要求。

这人最厉害的是,越在逆境越懂得积累。手上干着农活,脑子也没闲着,一直在琢磨佛书上的词句,遇到不懂的就记下来,反复啃,等着有机会问师傅。日子久了,师傅到底把他看在眼里。有一次偶然聊起佛教问题,道安的回答把师傅惊得不轻,完全没想到这小子偷偷下了这么多功夫。
道安做学问也特较真。有次和朋友讨论佛经注释,那时候佛经翻译,好多地方还沿用老庄那一套注释,有些词根本解释不通。朋友觉得这是老传统,改了不尊重前人,道安偏不,为了佛学的严谨,非要改掉这个习惯,真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儿。
而且他还不藏私,虽然好多佛学著作没写他名字,但下的功夫真没几个人比得上。他还喜欢跟各地佛学爱好者讨论心得,一来二去,知道他、愿意跟他交朋友的人越来越多。
道安这人在当时,不光佛学界,连整个学界都拿他当榜样。他那股子勤奋、不达目的不罢休、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当时的人佩服,现在看也照样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