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进攻过几次蜀汉-都是什么结果 (三国时期曹魏的都城在哪里)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263年8月,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
三国是东汉和西晋之间的那段历史,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打得不可开交。公元263年8月,曹魏掌权的司马昭觉得该给蜀汉点颜色看看,派了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人马打过去。蜀汉的姜维、廖化赶紧带着兵,靠着剑阁(现在四川剑阁)那险要的道儿挡魏军主力。结果魏灭蜀这一仗,邓艾在钟会和姜维在剑阁对峙的时候,自己带着精兵绕道阴平(现在甘肃文县西北),硬是从700多里没人烟的荒山野岭里凿出条路,奇袭了江油(现在四川江油北)。接着又在绵竹把诸葛瞻打得大败,占了涪城(现在四川绵阳),直接打到成都城下,后主刘禅没办法,只能投降了。
这么一来,蜀汉算是正式没了。不过话说回来,这其实是曹魏第三次打蜀汉了,前两次都铩羽而归,为啥这次就成功了呢?
一
第一次大规模打蜀汉,是太和四年(230年)。当时曹真刚接了大司马的活儿,觉得老被蜀汉骚扰,得派大军收拾他们。不过大臣陈群觉得不靠谱,曹真没听,直接就出发了。他让司马懿走汉水,郭淮他们从斜谷、武威那边进,自己带人走子午道。诸葛亮当时在汉中盯着呢。结果呢,赶上雨季,栈道被雨水冲得七零八落,曹真吭哧吭哧走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剩下的路更难走,粮草也供不上,曹叡下诏撤军,九月只能灰溜溜回来了。严格说,这次两边都没真打起来,老天爷帮了蜀汉一把,曹魏第一次就这么黄了。
二
第二次大规模进攻,是正始五年(244年)。这时候诸葛亮、曹真、曹叡都挂了。曹爽当大将军,想立点功压住司马懿,带了10多万人从骆谷口打汉中。当时汉中是王平守着,兵力才3万。不过王平真有两下子,关键时刻力排众议,到处插旗子,搞出绵延百里的假象,自己带人在后边防着魏军分兵。四月,曹魏大军卡在兴势,粮草跟不上,牛马驴都累死了,士兵也没了斗志。这时候蒋琬、费祎带兵来支援,费祎还绕道占了三岭,断了曹爽的后路。曹爽被打得惨兮兮,死伤一堆,逃回关中。曹爽这人吧,有点飘,不懂打仗,又遇上王平这种防守大师,第二次自然也失败了。
三
那为啥第三次就成功了呢?说白了,还是蜀汉自己不行了。第一次打的时候,诸葛亮把蜀汉治理得挺好,国力在线,就算没下雨,曹真也未必能突破诸葛亮守的汉中。第二次打的时候,虽然诸葛亮走了十年,但蒋琬、费祎这两位能臣还在,蜀汉国力比263年强多了,加上王平在汉中固若金汤,曹魏自然打不下来。可到了263年,蒋琬、费祎早没了,刘禅宠信黄皓那帮小人,姜维也拦不住。加上连年打仗,名将死的死、跑的跑,蜀汉早就虚了。姜维还改了魏延、王平他们的防守策略,这才让钟会能突破汉中,打到剑阁。防守邓艾的时候,诸葛亮儿子诸葛瞻的表现也实在不咋地,这还是名将凋零的问题。要是有王平、魏延、吴懿这些人在,邓艾怎么可能兵临成都,逼得刘禅直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