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贤是何方人物-北宋最会打仗的文官 (张齐贤是个怎样的人)
众所周知,北宋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官们都不会打仗,在北宋初年,有一位很厉害的文官,他做了21年的宰相,可以说是,出将入相,在地方任职期间,这位文官居然率领一支杂牌军击败了不可一世...
北宋那会儿,朝廷一直搞“重文轻武”,但这可不是说文官就个个手无缚鸡之力。北宋初年就有这么个狠人,文官身份,当了21年宰相,真正做到了“出将入相”。在地方当官时,他居然带着一群杂牌军把不可一世的辽国骑兵给揍了!这人是谁?接着往下瞅就知道了。
这人叫张齐贤,老家是曹州冤句县,三岁跟着爹娘搬到洛阳住下。别看张齐贤家里穷得叮当响,读书那叫一个刻苦,还特有志气,仰慕唐朝名将李大亮,干脆给自己取字“师亮”。后来赵匡胤跑到洛阳,张齐贤当时还是个老百姓,直接给皇帝上了十条建议。结果赵匡胤只觉得四条还行,剩下的张齐贤非得争,把赵匡胤惹毛了,直接让他滚蛋。
不过赵匡胤心里门儿清,知道张齐贤是个人才。回京的路上,他还跟赵光义念叨:“我这次去西边,就捡着个张齐贤。”977年,赵光义搞进士选拔,本来想把张齐贤排前面,结果管事的人脑子一抽,“一榜全给了京官”,张齐贤就这么被打发去衡州当通判了。两年后,又调去忻州。没过多久,宋太宗又把他召回京城,准备重用。
没过几天,张齐贤又下地方干活儿,政绩还不错,于是又被叫回朝,“拜枢密直学士,擢右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宋太宗一直惦记着燕云十六州,雍熙年间派了三路大军打辽国,结果北伐稀烂,西路军副将杨业都阵亡了。张齐贤一看,主动请缨去北方。宋太宗挺高兴,“当场就授了他给事中、知代州的官,让和部署潘美一块儿管边境兵马”。

那时候宋军惨透了,北伐被打得稀烂,副将都死了,士气低得要命,一提辽军腿肚子都打转。辽军也来报复,老是在边境骚扰。辽军都杀到城下了,神卫都校马正带着宋军在南门列队,可双方实力差太多,寡不敌众。宋将卢汉赟更怂,直接缩在营里不敢出来。
这种情况下,张齐贤手里能调动的,就剩北宋的杂牌军——厢军!北宋军队分两拨,一拨是打仗的禁军,另一拨是修城、后勤、守城的厢军。平时厢军压根不承担打仗的活儿,基本不训练,就干点杂活。这会儿辽军杀到家门口,张齐贤挑了两千厢军,从马正右边就冲出去了。
开打前,张齐贤说了几句鼓舞士气的话,这些厢军被点燃了,出城后跟疯了一样,“一个打一百”,真把辽军给打败了。打完仗一清点,抓了辽国北大王的儿子一个,帐前的舍利一个,砍了几百个脑袋,还抢了两千匹马、一堆盔甲兵器,这就是史书上说的“土磴砦之战”。后来张齐贤又挑了一批厢军,又把打繁畤的辽军给打跑了。
之后张齐贤又回朝当官,先做了参知政事,没几个月就当上了宰相。他这辈子前后当了四次宰相,在位加起来整整21年。1014年,72岁的张齐贤去世了,史书上说他“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欧阳修还夸他,“国朝宰相惟宋琪与齐贤知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