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吸葛剌富而有礼-木骨都险而难服-西洋记第七十二回 (葛刺药材)

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又名,三宝太监西洋记,三宝开港西洋记,等,是明代罗懋登所著长篇神魔小说,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admin

《西洋记》,全名叫《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是明代罗懋登写的,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成的书。这书二十卷一百回,讲的是郑和下西洋的事儿,前十四回说碧峰长老出家降魔、跟张天师斗法,后面才是郑和挂印西征,带着王景宏平了三十九国。不过情节挺离谱的,文字也一般,就当个故事看吧。

第七十二回 吸葛剌富而有礼 木骨都险而难服

诗曰:

纷纷狐鼠渭翻泾,甲士从今彻底清。

义纛高悬山鬼哭,天威直奋岛夷惊。

风行海外称神武,日照山中仰大明。

若论征西功第一,封侯端不让班生。

吸葛剌富而有礼-木骨都险而难服-西洋记第七十二回 (葛刺药材)(图1)

话说元帅让开船,走了半天,蓝旗官跑来报:“前面到个国了,离海边还有老远呢,不知道是啥国?”王爷说:“前几天不是说那三个妖仙住在吸葛刺国边上?肯定就是这国了。”三宝老爷赶紧吩咐:“快派夜不收去探探,看啥情况。”

夜不收领命去了,过了一天多才回来。老爷问:“啥国?”夜不收说:“吸葛刺国,就是西印度那地儿,释迦佛得道的地方。”老爷又问:“地方咋样?”夜不收说:“地界大,物产多,人少。有城池有街市,城里大小衙门都有,品级印信啥的都有。”老爷再问:“人咋样?”夜不收说:“男的多数黑,白的百不挑一;妇人长得周正,不搽粉也白净。男的都剃发,白布缠头,穿白布长衫从头上套下来,下身围彩色大布巾,脚穿金线羊皮鞋。妇人头发堆脑后,手腕戴金镯,手指脚趾都是金戒指。这地方还有点意思:男女不同桌吃饭;女人死了男人不再娶,男人死了女人不再嫁;没依靠的孤寡,全村轮流养着,不让去别家讨饭。”老爷又问:“风俗咋样?”夜不收说:“风俗淳厚,婚丧嫁娶都按回教规矩。”老爷最后问:“离这儿还有多远?”夜不收说:“还有三五十里呢。”老爷说:“路远,让四哨副都督排好水寨,防着点。派游击将军雷应春带三十精兵,拿虎头牌去招安吸葛刺国。再派黄彪带五百精兵在后头接应,刘天爵带二百精兵巡逻,防着万一。”众将领命去了。

雷应春领了三十兵,拿着虎头牌,直奔吸葛刺国。从港口出发,走了十五六里,到个有城有池有街有市的地方,堆着外国货,外国商人挺多。雷应春问:“国王宫在哪儿?”当地人答:“这儿只是个市镇,叫锁纳儿江。”雷应春又问:“国王宫呢?”那人答:“还在前面哩。”雷应春领兵又往前走,二十多里后,又到个有城池街市的热闹地方。雷应春心里嘀咕:“这回该是了。”到城门下,守城的不让进,问:“你们哪来的?”雷应春说:“南朝大明国皇帝派来的。”守城的说:“来干啥?”雷游击说:“见你们国王。”守城的说:“你们南朝大明国,是我们西洋的地盘吗?”雷游击说:“我们南朝大明国是天堂上国,哪能跟你们西洋平起平坐?”守城的说:“难道我们西洋外,还有个南朝大明国?”雷游击问:“你知道天上有个太阳不?”守城的说:“知道啊。”雷游击说:“既知道天上有个太阳,就该知道世界上有我们南朝大明国。”守城的说:“我们西洋有一百多国,哪只你们一个南朝大明国?”雷游击又问:“你知道天上有几个太阳不?”守城的说:“天上就一个太阳,哪有几个。”雷游击说:“既知道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就该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南朝大明国。”守城的说:“就一个?这话可不好说。”雷游击说:“你没听过‘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守城的说:“天无二日,那我们吸葛刺国国王算啥?”雷游击说:“蠢货!你咋不懂?比如一家有个爹,有一堆儿子。我们南朝大明国就是爹,你们西洋一百多国就是儿子。”守城的说:“咋?你们大明国是我国王的爹?”雷游击说:“是你国王的爹。”

原来吸葛刺国的人不咋读书,但挺讲礼貌,一听说是国王的爹,也没多想,当真了,啥也没说,撒腿跑上城楼,报给总兵官:“咱国王有爹了!是南朝大明国朱皇帝!现在派个将军来,要见国王!”总兵官叫何其礼,一听乐坏了:“怪不得人人都说国王早年没了爹,原来在南朝大明国!这可真是天大的巧事!”欢天喜地跑到殿上,奏报国王:“大王,外头有个将军,说南朝大明国朱皇帝是大王您爹,派他来见您。臣不敢擅自做主,先奏报一声。”国王想了半天,说:“南朝大明国朱皇帝是我爹?奏事的咋说这么不明白?”

话没说完,右边跳出个纠劾官,叫虎里麻,上前奏道:“总兵官奏事不明白,这是慢君之罪,按律该斩!”番王说:“先免死,关起来,再派个机灵的去问清楚。”话没说完,左边又跳出个左丞相,叫柯之利,奏道:“总兵官话里有话,不能重罪。”番王问:“咋话里有话?”柯之利说:“从古到今,有中国有夷狄,中国是里头,夷狄是外头;中国是君是父,夷狄是臣是子。说南朝的一定是中国,说朱皇帝的一定是中国君主。中国有君有父的尊贵,传话传急了,就说成大王您爹了。这不是话里有话,不能重罪吗?”番王说:“准左丞相所奏。”派左丞相带着总兵官,去朝门外问个明白,再来回报。

左丞相领命,带着总兵官到朝门外,见了雷游击。雷游击说:“我们是南朝大明国朱皇帝派来的,招抚外国、取宝贝,没别的事。这有虎头牌为证。”左丞相说:“我们小国,没见过啥宝贝。”雷游击说:“没宝贝就交降表降书、通关牒文。”左丞相问:“还有别的意思吗?”雷游击说:“没别的。你看牌上的公文?”左丞相看了公文,明白了,说:“你等等,我奏报国王再来请你。”左丞相进朝,把虎头牌献给国王,把公文一句句念给国王听。国王说:“小国事大国,理当如此。快派个总兵官,跟将军回去说,让我给大王问个好,宽限一天,明天就献上降表降书、通关牒文,还有贡品。”传完话,雷游击跟着番国总兵官回去复命,元帅很高兴。

第二天,番王派左丞相柯之利,直接到宝船上拜见元帅,先递上降表,元帅让中军官收好。又递上降书,元帅拆开看,书上说:

吸葛刺国国王谟罕失般陀里谨再拜致书于大明国钦差征西统兵招讨大元帅麾下:侧闻天启昌期,笃生明圣:神开景运,誓殄妖氛。矧兹天讨之辰,能遣鬼诛之罪。某众轻蚁斗勇,劣怒螳歼。鲁缟当强弩之初,孤豚偾肥牛之下。事同拾芥,力易摧枯。杪忽蜂腰,虚见辱于齐斧;害梯鼠首,滥欲寄于旄头。揣分自安,不降何待?洗心效顺,稽颡来归。伏乞优容,不胜战栗!

吸葛剌富而有礼-木骨都险而难服-西洋记第七十二回 (葛刺药材)(图1)

元帅看完书,左丞相又献上贡品,元帅让内贮官收下。元帅看清单,只见上面写着:

方美玉一块(径五寸,光可照发;厚生于水,为龙所宝,若投于水,必有虹霓出现,名为龙玉),圆姜玉一块(径五寸,光可照发,生于岩谷中,为虎所宝,若以虎毛拂之,即时紫光进绕,百兽摄伏,名为虎玉),波罗婆步障一副(波罗婆,如罗锦之状,五色成文,鲜洁细巧绝伦,步障约有数十里之远),琉璃瓶一对(最明净,价值千金),珊瑚树二十枝(色红润),玛瑙石十块(中有人物鸟兽形,价最贵),真珠一斗(身圆色白,中有圆眼,大者价最贵),宝石一担(各色不同),水晶石一百块(俗名水玉,性坚,刀割不动,色如白水,清明而莹,无纤毫瑕玷疤痕,最佳),红锦百匹,花罗百匹,绒毯百床,卑伯一百匹(番布名,又名毕布,阔二尺余,长五七丈,白细如粉笺纸一般),满者提一百匹(布名,姜黄色,阔四尺余,长五丈有余,最紧密壮实),沙纳巴一百匹(布名,即布罗是也;阔五尺余,长三丈余,如生罗一样),忻白勒搭黎一百匹(布名,即布罗是也,阔三丈余,长六丈余,布眼稀匀可佳,番人用之缠头),纱塌儿一百匹(布名,即兜罗是也;阔五尺五六寸,长二丈余,两面皆起绒头,厚四五分),名马十匹(价值千金),橐驼十只,花福禄十只。

元帅看完说:“礼物太多了,咋好意思收!”左丞相说:“不成敬意,烦请转献天王皇帝。还请挑个吉日,请元帅大驾光临我国,当面致谢。”元帅说:“我们就要开船,替我谢谢你们国王吧。”左丞相说:“我奉国王旨意,请元帅千万别推辞,我在这儿等着。”元帅说:“我们也有些薄礼回赠,麻烦你带回去。”左丞相说:“不敢,还是等元帅光临那天,我国国王当面领受吧。”

第二天,国王派右丞相俞加清,带了一千人马,拿着衣服礼物,来迎接两位元帅。两位元帅带着左右护卫和二百亲兵,前往该国。到了锁纳儿江,国王又派总兵官带一千人马,拿着缎绢礼物、象马,来迎接。到了朝门外,两边排着上千马队,都是大汉,明盔明甲明刀明枪,弓箭齐全,挺整齐。国王亲自出朝门,五拜三叩头迎接。进了朝门,两边是长廊,长廊下摆着上百象队,一样大,象奴拿钢鞭,吹铁笛,看着挺吓人。又进一道门,两边台阶上摆着上百孔雀翎扇、孔雀翎伞,做得特别精巧。到了殿前,九间长殿,平顶,铜柱子,两边花草鸟兽都是金的,地上铺着龙凤花砖。殿上左边站着拿金柱杖的番兵几百个,右边站着拿银柱杖的番兵几百个。吹一声铁笛,二十个拿银柱杖的跪着在地上爬,前面引路,五步一喊。到殿中间,又吹一声铁笛,二十个拿金柱杖的也跪着爬,前面引路,五步一喊,直到殿上。殿上铺着红绒毯,颜色鲜亮。

番王见礼,完了,摆上嵌八宝的座位,请两位元帅上座。元帅请番王坐下面。番王看元帅们待他像客人,高兴坏了,吩咐大摆宴席,招待两位元帅。烤牛羊,各种海鲜,啥都有。给元帅们上的都是外国酒,味道特别好。番王自己不喝酒,怕喝多了失礼,只用蔷薇露和蜜当酒。

大宴三天,两位元帅看番国又富又有礼,心里也挺佩服。宴完了,番王献上三宝老爷金盔、金系缨、金甲、金瓶、金甖、金盘、金盏各五套,金刀、金鞘、金弓、金箭、金弹弓、金牌子、金牌、金孩儿各五套。老爷收下了。又献上王爷银盔、银甲、银系缨、银瓶、银甖、银盘、银盏各十套,银刀、银鞘、银弓、银箭、银弹弓、银弹子、银牌、银孩儿各十套,王爷收下了。左右丞相陪宴,将军们宴完了,每人送了金铃、银铃、纻丝、缎绢、长衣;总兵官陪宴,南兵们宴完了,每人赏了一百文钱和十条嵌丝手巾。两位元帅看他每样都给得多,更高兴了,一一回赠,都是中国带的礼物,番王和官员们都收下了。两位元帅回船,番王亲自送到船上,路上象马番兵前后护送,数不清。到了船上,番王又送上熟米百担,姜、葱、瓜、果各二三十担,椰子酒、米酒、树子酒、菱蔁酒、麦烧酒各五十坛,鸡、鹅、鸭、猪、羊各上百只,按大小给多寡。波罗密像斗那么大,特别甜,庵摩罗香酸味好,还有糖霜蜜饯各一百多种,按贵贱给多寡。蔬菜水果数不清。元帅说:“这些礼物太多了,不该收。”番王说:“没啥好东西,都是些土产,给军队当菜。”元帅看他又富又有礼,就都收下了。还是摆宴席招待番王,也三天。三天后,番王回国了。

元帅传令开船,老爷说:“从下西洋以来,就这个吸葛刺国又富又有礼。”王爷说:“前面的国都这样,就有意思了。”老爷说:“信步走,听天命。”不知不觉开了船十多天,蓝旗官报:“前面又是个国。”元帅问:“咋知道是国?”蓝旗官说:“远远看见海边上堆石头当城墙,城里隐约垒石头当房子。”老爷说:“既然有国,一面派夜不收去探,一面靠岸。四营大都督移兵上岸,安营扎寨。四哨副都督屯水寨。左右先锋犄角扎旱寨。各游击将军巡视旱寨,防着万一。各水军都督巡视水寨,防着万一。”吩咐完了,布列妥当。

夜不收回来报:“上面是个国,叫木骨都束国。南边五十里是竹步国,北边五十里是卜刺哇国。三国挨着,就木骨都束国大点,那两个小点。”元帅问:“土地咋样?”夜不收说:“三国都堆石头当城墙,垒石头当房子,土石多,黄红色,少收成,草木都不长。好几年不下雨,打井特别深,用车绞水,用羊皮袋装回来。卜刺哇国有盐池,老百姓靠煎盐为生。”元帅问:“人咋样?”夜不收说:“男的卷发四垂,腰围布巾。妇人头发盘脑后,黄漆光顶,耳朵上挂好几个环,脖子上戴银圈,圈上垂着缨络到胸前,出门用单布兜身子,青纱遮脸,脚穿皮鞋。”元帅问:“风俗咋样?”夜不收说:“竹步国、卜刺哇国风俗都淳厚,就木骨都束国风气刁,练兵射箭。”元帅说:“风俗不一样,都去招安他们。派游击将军刘天爵拿虎头牌招安木骨都束国,都司吴成拿虎头牌招安竹步国,参将周元泰拿虎头牌招安卜刺哇国。”

元帅军令,谁敢不听?一会儿传下去,一会儿就回来了。周参将回来说:“末将拿虎头牌去招安卜刺哇国,国王和左右都说:‘我国国小民穷,不知道啥宝贝。要降表降书,愿意跟着木骨都束国一起送。’”元帅说:“这是实话,风俗确实淳厚。”话没说完,吴都司回来说:“末将拿虎头牌去招安竹步国,国王和左右也说:‘我国国小民穷,不知道啥宝贝。要降表降书,愿意跟着木骨都束国一起送。’”元帅说:“也是实话,风俗倒也淳厚。”话没说完,刘游击回来说:“末将拿虎头牌去招安木骨都束国,国王和左右说:‘我国国小民穷,没有中朝的宝贝。要降表降书,国王这两天有点病,宽限三五天,病好了就献上。’”元帅说:“这是借口,拿病当挡箭牌,风气还是刁。”

吸葛剌富而有礼-木骨都险而难服-西洋记第七十二回 (葛刺药材)(图1)

刘游击说:“国王推病,不投降,罪该万死!依我看,点四万精兵,把他们四门围住,一边架云梯,一边支襄阳炮,昼夜攻打,还怕他石头城不破?要是各位将军有意见,我愿带头,出点力。”元帅说:“游击的话有理,但自从下西洋以来,已经取了这些国,有容易取的,有难攻的,都是人家心服口服,没勉强过。现在到了这儿,咋能又威逼人?诸葛孔明还要七擒七纵,我们咋能光靠武力?他说宽限三五天,就宽限三五天,以后他没话说了。”王爷说:“老公公以德服人,是好。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木骨都束国,不知道有啥将军?有啥邪术?得去探探。”元帅说:“探探对,快派精细的夜不收去,限快去快回,别耽误。”一会儿夜不收去了,一会儿回来了,说:“竹步国、卜刺哇国这两个国,没有将军,没有邪术。就木骨都束国,有个总兵官叫云幕阵,最会射箭,有百步穿杨的本事。还有个芭龙寺,寺里住持叫陀罗尊者,能成妖作怪,捏鬼扮神。国王有事,全靠这两个人,所以昨天推病。”元帅说:“这个夜不收探得实,赏他点东西。”夜不收领赏去了。元帅传令四营四哨,都小心巡逻,别出差错。

话说木骨都束国国王看了虎头牌,推病辞了刘游击,立刻坐殿,召集全国头目、把总、巡绰、大小官员,商量退兵的事。有老成的人说:“就一封降表降书,费啥事?非得跟人家争?”有懂事的说:“南船上雄兵百万,战将千员,下西洋以来征服了好多大国,何况我们小国,敢跟人家争?”这两话本来说得对,可有个总兵官叫云幕唓,喝了一口酒,高声说:“你俩都说错了,误国欺君,该杀!”番王问:“咋说?”云幕唓说:“我国跟南朝隔几万里,无缘无故派兵来,欺负我国软弱。我国虽弱,能打仗的兵几千呢。他们跑来累了,我们坐着歇着,以逸待劳,肯定能赢。咋能束手等死?大王要是不信我的话,问问国师就知道了。”咋还有国师?原来国有飞龙寺,寺里住持叫陀罗尊者,能飞腾变化,鬼出神入。番王拜他做护国真人,也叫国师。

番王说要问国师,心里就有谱了。立刻派小番带着旨意,去飞龙寺请国师。国师来了,行完礼,番王把虎头牌的事细说一遍。陀罗尊者说:“这算啥大事?大惊小怪!凭总兵官的箭法,一战就能成功。”番王说:“既然这样,总兵官你别推辞。”总兵官说:“为国忘家,臣子的本分,我这就去。”

总兵官应声出来,到朝门外,心里想:“自古兵不厌诈,我虽然会射箭,不知道南船上的手段咋样,不如乔装打扮去探探,方便行事。”想好了,慢悠悠走过来。

到宝船中军帐下,蓝旗官问:“你谁呀?”云幕唓扯谎说:“小的木骨都束国小兵,奉国王差遣,来元帅帐下问安。”蓝旗官报上中军帐。元帅说:“这里面有事儿。”一面叫进来见,一面传令各营各哨,摆好兵器,防着万一。传令完了,小番进来见礼。元帅问:“你谁?”小番说:“小的木骨都束国小兵,我国国王病了,不能投降,派小的来问候元帅。”元帅问:“你叫啥名?”小番说:“小的叫云幕唓。”元帅问:“你们国都学啥武艺?”云幕唓说:“我国人从小都拿弓射箭,以射箭为生。”元帅问:“射得咋样?”云幕唓说:“射得挺好,有百步穿杨的本事。”元帅问:“你射得咋样?”云幕唓说:“小的近朱者赤,也学了几招。”元帅说:“既然会射,到我们军营比试比试?”云幕唓说:“小的不敢比试,就想看看老爷军容壮盛,就满足了。”元帅心里想:“夜不收说来,正好将计就计,让他见识见识!”

立刻派旗牌官送云幕唓到军营里逛。逛到后营,见架子上摆着各种兵器,里有张弓。云幕唓就顺手拿过一张,拉了个满弓。他心里觉得容易,问:“南朝都用的这种弓?”唐状元知道他的意思,说:“我们南朝就用的这种弓。”云幕唓说:“这种弓,是不是太软了?”唐状元说:“还嫌它硬呢。”云幕唓说:“再软了咋射?”唐状元说:“我们那儿射箭不射透,只射中,不伤人,怕射伤人。”云幕唓心里犯嘀咕:天下射箭只愁不中,中了还怕伤人?问:“既然怕伤人,不如不射。”唐状元又吹牛:“你不知道,我们用兵只要人心服,箭箭射中,箭箭不伤人,射得他心服口服才停手。”云幕唓说:“这事儿真稀奇。”唐状元问:“你们那儿咋射?”云幕唓说:“我们那儿一箭射个透。”唐状元说:“就射个透,有啥难的!”云幕唓说:“不伤人,也不难。”唐状元说:“跟你比试比试,咋样?”云幕唓以为中计了,心里高兴,一手挽弓,一手搭箭,恨不得一箭穿杨,显摆本事。哪知道唐状元又将计就计,显摆给他看,喊:“小校们,把靶子竖起来!”靶子立刻竖起来。唐状元说:“你先射。”云幕唓说:“轮流射吧。”唐状元说:“轮流行,都得不伤人。”云幕唓说:“这个难!射下来看。”唐状元说:“行,你先射。”云幕唓连射九箭,箭箭中靶,箭箭射过去。唐状元说:“我射一个你看。”连射九箭,箭箭中,箭箭不穿,粘在靶子上。就是鬼神弄术,也没这么神奇,云幕唓心里有点犯嘀咕,又指着枪问:“你的枪能伤人吗?”唐状元说:“都一样,枪也不伤人。”

毕竟枪咋不伤人?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 三太子举刀自刎-哈里虎溺水身亡-西洋记第六十六回 (三太子举刀自尽视频) 下一篇:法国大革命代表人物丹东最后为什么被自己人砍了 (法国大革命代表人物)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