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摊惊魂:真假匕首背后的诡异传说
木头,是一典型的文人。但是他不是李白那种,是杜甫那种。一次我去北京,他盛邀我......
木头啊,典型的文人相。但不是那种豪放的李白,是那种沉甸甸的杜甫。挺有气的。
有一次去北京,他非要拉着我逛潘家园。那会儿《鬼吹灯》那玩意儿挺火,但他不是因为那些小说才去的,是真的喜欢,虽然咱们俩都是外行。
我就是个陪衬,木头跟摊主装懂行的时候,我就站在旁边看看热闹。后来实在受不了他俩那套砍价,我随口一句:“给我来个赝品。”
摊主当时就愣了,感觉我说话有点冒失。要不是我这么说,真不知道他会怎么着。毕竟这么没底气的话也得盘盘量量,能不怕摊主吗?说实话,讲古董的这帮人,大都不是专业的,混的居多。能成功的,硬件上还是靠忽悠的。咱们不在乎,就怕忽悠也讲不通历史,那级别就差太远了。
后来摊主跟我聊得挺投机,七拐八拐把我带到一个小店。我就认定,他拿出的前两件东西,不用看就pass了。后面他拿出一把匕首。
这哥们说是战国初年燕国的,我看出来,他这是在考我,后面肯定有件大件。我干脆说不是秦就是西汉的,他当时就没辙了。还没等他开价,我就拉着木头走了。回去之后,木头问我啥时候再去把匕首买下来,我说我就是蒙的,买着干什么。木头觉得我没见识,他的一个前辈,采访的时候见过这样的匕首,很有灵气。
他那前辈采访的那个地方,现在已经脱贫返贫了,当地的干部,村干部,私下也说那家的事情不太对劲,肯定有啥灵异势力。前辈一开始不信。但干部举了一些倒霉的事例,前辈就有点信了。
第二年前辈又去跟踪报道,结果那家又出事了,生活刚缓过来一点,大儿子出了车祸,又背了很多外债。这次那家是真的慌了,借钱请了当地的大法师。
大法师好像也没啥本事。据说他给谁做法,都用这招,把匕首掏出来,随便指着最高处一放,啥狐狸、黄鼬之类的,就跑得老远了。这次也是,他把匕首摆放好,不到十分钟,从那家房子后面飞出来一只怪鸟,喜鹊那么大,脖子光秃秃血红的,嘴像鸭子,爪子却是猫头鹰。
这只玩意儿飞走了,法师就算完成了任务。前辈就以记者的身份,仔细端详了那把匕首。样子和木头给我描述的一模一样,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
过了一年,记者再去,那家的生活明显好转了。当然,报道的时候不能说是因为飞走了怪鸟,得说是党的农村建设政策好。
木头一直逼着我买那把匕首,我没兴趣。他自己去了,那小子开价太离谱了。回来后,木头也就释然了。咱又不驱邪,花大价钱买来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