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灵异事件 > 正文

书魂怒火:第三等读书人的惊悚遗恨

同事一妹妹,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父亲在我们这里大学教书。第三等读书人这个名词就......

admin

书魂怒火:第三等读书人的惊悚遗恨(图1)

我同事的表哥,挺有意思的人。他老爸在我们学校教书,经常提一个词,说“第三等读书人”,指的就是他。

这个人,甲,这辈子过的挺坎坷,据说是因为他那暴脾气。解放前解放后都不顺心。

甲的特长,或者说唯一关心的事情,就是书法。我也不太懂,但据说甲的水平在民国那会儿可是一流的,就是没留下什么流传下来的作品。

为啥没有流传下来?当然是因为他那个脾气。练完字,他每天都要把写好的纸拿到院子里烧掉,别人劝他,说可惜了,他就会翻个白眼,说“俗”。

“俗”这个词,就是他用来评价别人的。有一次,民国时期,他见到过于右任先生。当时于先生正在写字,甲忍不住过去指点几句,于先生听了很高兴,觉得甲是个大行家。甲可不客气,于先生放下笔,他抄起笔也写了一副,于先生欣赏了很久,问他叫什么名字,甲回了一句“俗”。旁边的人想阻止,说他是于院长,甲撇了他一眼又说“太俗”,然后把字卷起来,气冲冲地走了,回来后还把字烧掉了,之后就多了一个怪癖,烧字灰要扔到河里。

甲这脾气,自然没人请他,过得也挺潦倒的。后来有个书画名家看中了他的才华,帮他到博物馆领了个微薄的工资。甲挺知足的。几次有人找他要字,他都拒绝了。他唯一送出的一幅字,是送给我同事的父亲,那时候我同事的父亲还是个正太,甲没结婚,特别喜欢小孩。

后来闹出事了。解放后提倡百家争鸣,那个帮甲找饭碗的艺术家,写了一封信给领导,对国家形势提出了些意见。结果招了祸,上面要求彻查是谁写的信。艺术家留了个心眼,没署名,但字体是分辨得出来的。领导决定开个会,把这个右派分子揪出来。

艺术家在家留了遗言,心情很沉重地去了开会。领导先讲话,一般流程是领导说完,念一遍信,给写作者精神上施加压力,然后开始揪人。没想到信刚念到一半,甲就跳上台,一巴掌就打懵了领导。甲大声说:“我写的,我写的哪句不对?你敢念出来!”领导回过神来急了,马上派人把他摁住。甲虽然是书生,但也没多大力气。但他一直不服气,骂个不停。旁边的工作人员劝他,说别冤枉人,让他写几个字来看。甲提笔就写,跟信上完全一样,哪儿来的好辩论啊,右派帽子扣上了。

右派是要处理的,但他不服,不服就要被打。甲的身体,完全是文人的身体,几顿饭就虚脱了。被押走之前,艺术家想去见他一次。甲看到他,就说你不用问,你那两笔字,我三岁就比你写得好,学不来啊。艺术家看着他的样子,愧疚地想,先生你给我留个念想吧。甲误会了,说我替你招认,谢谢你给我找饭碗,你要字,你不够格,太俗了。

甲被押到东北,没两个月就死了。后来我同事的父亲长大了,一直珍藏着那幅字,等到结婚了,要作为定礼。他觉得这东西最珍贵,况且我同事的妻子也是独生女,相当于自家的东西。岳父又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懂得书画的。于是郑重地拿出来,准备第二天裱好送去。结果晚上睡觉,梦见甲怒气冲冲地进屋来,夹起字就走。鼻子里闻到一股怪味,醒来一看,桌子上的字已经烧成了灰。

现在回头说说题,我同事的父亲说,读书人有三等。甲是第三等读书人。于右任先生是第二等,第一等就是孔孟韩荀那些圣人。至于他自己,只能算念过几天书。



上一篇: 桥影幽魂:深夜桥上惊魂夜 下一篇:郊外惊魂:野地怪影现,午夜谁是谁?
  • 灵异事件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