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灵异事件 > 正文

与女鬼的约会

 话说这天,电话里传来一个美妙的女音:“是孔老师吗?我是xx报的记者,也是......

admin
电话里传来一个女声,听起来挺好听:“是孔老师吗?我是xx报的记者,也是您的忠实粉丝,想找您聊几句。如果您方便的话,在雍和宫旁边的红五月咖啡店见一面?” 我,孔家宽,一个写恐怖小说的人,当然知道红五月是恐怖小说爱好者经常去的地方。这林格非,看来挺会挑地方。走进咖啡店,果然看到一个姑娘在12号位置等着我。简单认识一下,聊了起来。 她说是南方xx报的记者,看我京剧鬼话栏目的故事很感兴趣,想采访我。我哭笑不得,被采访的人还是我?而且看她长得挺漂亮,我乐呵呵地说,南方报纸的人物都是名人,我这普通写手能得您大驾,真是抬爱了。 她调侃我说,新闻价值嘛,很多人能上报纸,可不一定真的有新闻价值,有些是花钱买的。我回呛她说,我哪有钱啊,晚上吃饭都成问题。 她笑嘻嘻地说,我算是有新闻价值的,毕竟我是个北漂,想了解一下我的故事。 我琢磨了一下,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总觉得不属于那里;后来在国有企业工作,看着轰鸣的机器和厂房,也觉得格格不入。直到来到北京,才感觉找到了归属感。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真说不清楚,有些情绪是说不出的,也许以后能写篇《为什么我爱北京》,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写下来。 她又问我,为什么对恐怖小说或鬼故事这么着迷。我反问她一句,读者喜欢看,我干嘛不做呢? “信鬼吗?”她好奇地问。 我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写恐怖小说,不怕被说宣扬封建迷信吗?” 我解释说,恐怖小说也是一种艺术,鬼这种形象是几千年来的艺术积累,只要写得好,就不能和迷信混为一谈。 她突然问我,“我说我是一个女鬼,你信吗?” 我愣了一下,说:“你说你是,就是,你说你不是,就是。我认识不少鬼人,鬼事。希望你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好女鬼。” 她咯咯笑着,招手让服务员来,再来两杯咖啡。 我礼貌地说了声谢谢。 她又问我,“听说写恐怖小说的人,时间长了身上就会有‘气’,会发生灵异事件。你碰到过吗?” 我摇摇头,“我还没那么好的运气。倒是想遇到个女鬼,可惜没遇到过。” “今天你会遇到一个女鬼,信不信?” 我笑了笑,她是在跟我开玩笑。 这时,服务员端着两杯咖啡过来,她递给我一杯,自己拿了一根咖啡棒,说要变魔术。她要在我的杯子里搅,咖啡就变成黑色;在我的杯子里搅,就变成红色,让我猜猜。 我回了一句:“你试我才信。” 顺便留意到她湿润红润的嘴唇,想象了一下被她亲一口的感觉,想想真是太不现实了,干脆喝了她亲过的咖啡棒吧。 她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媚眼一转,故意吮了一下咖啡棒,然后伸进我的杯子里搅了三圈,我的咖啡立刻变成了艳红色。 她得意地眨眨眼睛,又在自己的杯子里搅了三圈,自己的咖啡也变成了红色。 我装模作样地说:“不错,挺有意思的魔术。” “我们像吸血鬼一样,把这杯红色的咖啡喝掉吧。”她说。 我们端起咖啡杯,听着清脆的响声。 接下来的采访很愉快,我们聊得非常投机。结账的时候,我主动要付钱,她拉住我的手说:“是我请客的。” 她挽着我的胳膊走出去。外面下着小雨,天色也暗了下来,雍和宫西路的路灯一闪一灭,路上行人一个个像孤魂野鬼。 我问她住哪里,想送她一程。 她笑着指了指雍和宫说:“我就住在里面。” “别逗了,和尚住的地方。”我笑说。 这时,身后传来服务员的声音:“先生、小姐,请等一下。” 我回头一看,那个服务员急匆匆地追出来,不好意思地说:“先生,您给我们的钱,我们不能收,您能换一张吗?” 我接过那张纸币,发现是一张冥钞。“你们肯定是我结账的时候给的?”我问。 “是的,我用验钞机验过了,它过不了。”服务员镇定地说。 我掏出钱包,递给服务员一张100元人民币。服务员谢过之后转身跑回去了。 我扭头一看,俏丽的美女记者已经不见了。 (另附:) 这个故事是我姥姥讲给我听的,发生在河西区郁江道旁边的复兴河。 2005年夏天,几个青年到河里游泳,月光下发现河里有一个长发女子在游泳,那长发飘在水面上,非常优美。连续三个晚上都看到她。 好奇心驱使他们靠近,发现她似乎从来没有手脚露出水面。 这时,她向其中一个青年游来,青年本能地伸开双手,却发现手中的,只有一个带着长发的女子头颅。 三天前,附近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名年轻长发女子被分尸,头没有找到。 ---时光鬼故事-ra216.com---


上一篇: 魔鬼餐厅 下一篇:电话追命
  • 灵异事件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