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厄
一到春节,各大电视台轮翻播出各种民俗纪实类的节目,不遗余力烘托出中国传统......
春节期间看电视,那些民俗纪实节目轮番上阵,让人挺有节日气氛。这也勾起了我对楼下街坊黄师傅说的一件事儿。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咱得敬畏啊!
黄师傅是开出租车的,跟同事大李特别铁,平时没事儿就一起喝酒吹牛。可最近大李被公司停职了,事情得从两个月前说起。
那天,大李像往常一样在南站附近接活儿,突然接到他那小叔子的电话。小叔子说老婆突然要生了,他外地出差回不来,老丈母娘也不会用叫车软件,让大李能不能帮个忙送送人去医院。
大李人不错,心肠好,立马答应了。他赶到小叔子家接了产妇,往医院赶呢。结果那天路上堵得厉害,车子慢吞吞的。这产妇是急产,还没到医院,就在大李的车上生了下来。
幸好总算顺利地把母子俩送到了医院。小叔子丈母娘拉着大李不停地夸他“救命恩人”。大李觉得自己也算行侠仗义了,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的,出租车后座一片血腥,他吹着口哨直奔洗车房。
洗车房里的老师傅一看车里的情况,立马猜到了大概。师傅问他是不是刚拉了产妇,大李一兴奋,开始噼里啪啦地给师傅说他“救人”的事迹。师傅听完脸色立马变了,说什么也不肯洗车,说这种事太晦气,帮他洗了,自己也会倒霉。
就在他们争论的时候,洗车房经理正好过来,问了情况,没让师傅洗,自己亲自给大李把车洗了,还跟他道歉。全完了之后,大李开着车准备走,看见那位师傅远远地对他冷笑,还说了一句:“你还会再来的。”大李当时就觉得后背一阵发凉,赶紧踩油门溜了。
从那以后,大李就彻底没个好口性了,什么话都往外冒。人家乘客送老人都去医院,他也爱横插一杠子,说“反正都是快死的人了,还治什么,省着钱给儿孙用吧。” 乘客气得当场下了车,还投诉他。
还有一次,一向孝顺的大李,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跟老母亲吵起来了,气得他对着老母亲骂:“你个老不死的东西,活这么大拖累老子作甚,早死早托生吧!”差点没把老母亲气个七窍生烟。
那天,大李约黄师傅喝酒消愁,聊起黄师傅给女儿请家教。大李一开口就说:“得了吧,你费那个劲儿干嘛,你们家祖坟里就没长那根蒿子,就认命吧,世代开出租伺候人吧!”黄师傅当时也想动手,但又觉得这老哥哥最近怪怪的,跟换了个人似的。
大李也后悔了,一直跟黄师傅解释说自己喝多了。黄师傅正色道:“大李,你最近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啊?怎么老干这种没口德损福报的事儿?”大李一听这话,顿时想起了洗车房师傅的话。
第二天,大李又去了洗车房,碰巧那位师傅值班。师傅直接说:“老弟啊,开出租这么久,怎么连这些基本的忌讳都不知道啊!载了产妇和死人,一定要让本家给你包个红包,再放一卦鞭炮才能破解,不然啊,可有你受的了。”
大李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那天师傅为什么不肯帮他洗车。他赶紧道谢离开了,联系小叔子按照师傅说的办了。结果也真神奇,从那以后,大李就再也没说过那种乱七八糟的话,公司也恢复了他的职位。
大李原本是心好,结果因为不懂规矩,险些出大事。其实这些传统,既是文化,也是民族流传下来的规矩,咱得带着敬畏之心去传承和记忆啊。
那些不尊重传统的人,最终必将遭受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