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嘴合不拢,惊悚村规背后的秘密
我读大学的时候,一年寒假,我记得是大二时候的一个寒假,村里有个老人去世了,是......
还记得大二那年寒假,村里有个老太太去世了。这老太太离我家不远,但村子再大,远近都是相对的。
她生前可真不是个省油的,嘴巴特别厉害。谁要是得罪了她或者她家人,无论大事小事,她都要记在心里。轻的就在这儿嘀嘀咕咕抱怨,重的就直接冲着人骂,农村人骂起来,那真是一绝。
要说她就嘴不饶人,倒也还好,大家规矩点,避开她就行。关键是她还喜欢嚼舌根,而且这嚼舌根的程度,比听风就是雨还夸张。有时候人家只发生了一点小事,可能只是个误会,在她嘴里,就成了真事了。村里人都说,好多传言都是她起风作浪的。
说实话,她嘴巴真是欠德。逮着什么就说什么,非自家的事情,好像说得越离谱越得意。好事变坏事,坏事更糟糕。过年的时候,我都不去她家拜年,一来没啥亲戚关系,二来,她口碑太差了,大家都叫她剪刀嘴,这名声也太难听了。
当然,也不能全怪她,她一个人也掀不起什么大浪,得有其他爱听爱传的人才行。但农村嘛,这嚼舌根传闲话的习惯改不了。
她去世后,村里人也没怎么表示同情,很多人甚至都不愿意帮忙。在我们这,人去世了,老人们会自发地去帮忙折元宝,不用请,大家一起做。可她死了,没人帮忙,只有那么一两个为了帮忙费才去的。
她生前得罪的人太多,口碑太差,连吃雇佣的人都不愿意去,都是因为受过她的毒舌。后来她家人才请爷爷帮忙。爷爷说,不能怪村里人不帮忙,你妈妈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你心里清楚,人死后要好好送走,不管怎样,也得给他个体面。
然后就让负责丧事的去忙活了。爷爷带着人去给老太太擦身子,换寿衣,结果一看,她表情还算安详,可嘴怎么张得这么凶?尤其是那张嘴!就那么张着。
爷爷问主家说这嘴怎么张着?人走了你们这些儿子女儿怎么不弄弄好?老太太的儿子说不是我们不弄,人走的时候好好的,嘴也是闭着的,后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张开了,合不上的。
老人们都知道,有些人老了嘴巴的确是合不上的,大多是微微张着,可这哪是微微张,明显张得太开。爷爷试了几次,合不上的。先不管了,先收拾好摆进灵堂,别耽误时间。
一切收拾妥当后,八仙就开始琢磨这嘴的事,太难看了,亲戚们来了,一看指不定怎么想,要是老太太的娘家人来看,说不定要闹起来。
村里人有句话: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要饭的娘。意思是说,娘家的人来闹,总是会挑刺,稍微有点看不顺眼就能闹起来,而且提的要求都过分,所以主家总是得伺候好了!
爷爷他们就商量是不是用热毛巾敷,放松面部肌肉,再合上试试。结果真的合上了,可没过多久,又张开了!而且是谁都没注意的时候,突然被老太太的女儿看到了,吓了一大跳。
又敷!还是没用。有人就往那个方向想了,这老太死都闭不上嘴,活着的时候说了一辈子的,死了还要说。
爷爷是领头的,自然要他出面,把这个想法跟老太太的儿子说了一遍,儿子一开始还不信,甚至有点恼火。但碍于爷爷的地位,也不敢说什么。爷爷说,我没办法啊,办过这么多年的事,没遇到过这样的,是生生疼死,嘴张得比这大,也是人硬了之后才合上的,你妈妈生前也没大病,不应该。我建议你去找你娘家的舅舅求求,说不定有用。
儿子没办法,只能照做,就去劝老太太,说了不少好话,可没用,反而让儿子急哭了。最后,儿子放弃了,对爷爷说,就这样吧,舅舅来了,大不了挨顿打!
第二天,也就是入棺的那天,所有人都必须来吊丧,娘家人也是在这天来的。果真,老太太娘家的兄弟,也就是儿子的舅舅,一看自己妹妹的面容,立马变了脸色,冲着儿子大声质问这嘴是怎么回事。儿子说,舅舅,我也不晓得啊,刚走的时候是好好的,后来就自己张开了,怎么弄都合不上,八仙也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用……
啪,儿子话还没说完脸上就挨了一巴掌:“放屁!你是不是没好好尽孝,让你妈心有不甘!”
后面就是开始拌起来了。不过舅舅也没有那么蛮横,说不定这场闹也有老太太生前不争气,一直压抑着的情绪要爆发。
事情还是要解决,八仙们没有主动揽事,而是等着主家自己发话。舅舅没有颐指气使地要求八仙自己想办法,而是主动找到了八仙,也跟爷爷商量了。大概他也知道自己妹妹在村里是什么样的人。
爷爷就给他出主意,说用了什么办法都不管用。然后听舅舅直接说了,说老太太活着的时候说了一辈子了,有什么说什么,不分好坏真假,不管别人高兴不高兴,到死了还要说?这穷嘴要穷到阎王殿里去?……
果真,还是自家兄弟了解自家人的性子。舅舅一动手试了一下,奇迹发生了,老太太的嘴竟然合上了,而且合得很完美,不歪不斜,整个面容也缓解了很多凶相。
大家松了一口气,总算好了,不会耽误入棺了。
之后就很顺利了,老太太的嘴再也没有张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