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头被砍成猪嘴,拜师礼竟成诅咒开端
外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猎人,有传承猎人不仅所获猎物丰富而且不受杀生的因果报......
外公啊,那可是个老猎户,不是那种随便杀杀的,是那种有根有源的猎人,传下来的规矩多着呢。传统猎人那可是懂的,既要保证打猎能有所收获,还得不招惹杀生的因果,所以有很多讲不上的事,不像现在有些人,想杀啥杀啥,乱杀一气。
传统猎人得到猎物后,肯定得感谢山神爷。要是打到小动物,แค่口头感谢就行,但要是野猪、虎豹啥的大个子,那可就得大张旗鼓,得割下头,烧香点蜡,敬山神。还得割下一块肉给那些帮着捕猎的猎狗,然后还要把猎具,比如刀箭啥的,抹上猎物的血,表示感谢。
这些规矩说起来挺麻烦,但也是有道理的。外公一直想找个合适的徒弟,结果倒是挺失望的,后来收了两个,更觉得不行,就干脆不收了。
第一个是堂伯,他挺喜欢打猎,可每次都眼看着猎物就在眼前,就是打不中。后来就跑来拜外公为师。外公其实挺不想收的,但想着是亲戚,就勉强收了。其实很多东西啊,就像一层薄膜,看不清楚,没人指点,就算再有天赋,也像个瞎子到处乱撞。
外公收了他之后,还是不太了解他,就想试探试探。过了一段时间,就说:“你今天上山试试手艺吧,看看怎么样。”
结果堂伯上山,没等多久就碰见一头野猪,举枪就打,野猪应声倒地。他当时心里乐开了花,觉得自己学有所成了。
要知道打野猪可比打其他动物难多了。野猪可喜欢往松树底下蹭啊,老野猪头上的松油厚得吓人。子弹打上去要么滑过去,要么穿透了松油,结果却打到硬邦邦的头骨上,根本伤不到要害。所以打野猪有个道理,最多两枪,打不死就赶紧跑,不然等野猪发飙了就惨了。所以没传承的猎人打野猪要么打胸膛,要么靠人多设陷阱。可是想要精准地打到野猪的胸膛,技巧要求很高,稍微一不小心被野猪顶到,那可就完了。围猎野猪容易,但是每年也总有意外伤人事件。普通人设的陷阱对野猪根本没用,还没来得及上当,就被发现了。而有传承的猎人,打野猪那就轻松多了,就像子弹威力巨大,猎物的生命力又弱,基本都是一次命中,这其实是因为他们是得到了山神允许的,猎物遇到他们,就只能认命了。
堂伯打死野猪后就开始忙着敬山神,想砍下猪头。可是砍猪头的时候,他心里有点不甘心,想着是拜师后第一次打猎,这猪头得给师傅,可不能少了。于是他故意把猪头砍得小小的,差不多就只剩一个猪嘴巴了。
敬完山神后,他提着那个只剩猪嘴巴的猪头去谢师。外公一看,脸都绿了,怒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是寒碜我还是怎么的?不想谢师就别谢,拿个猪嘴巴来算什么?”说完就不收他的猪头。
堂伯觉得反正手艺也学到了,你不收就不收呗,我多吃点,于是就提着猪嘴巴走了。
回到家,堂伯把野猪卖了,又上山打猎,结果还是和以前一样,眼看着猎物就在眼前,就是打不中。他觉得外公肯定没教他真本事,于是又厚着脸皮去求外公。
但是外公就是不理他,后来他也没辙了,只好作罢。他提猪嘴巴谢师的事情也被其他人知道了,后来其他打猎的人都不愿意和他一起打猎,慢慢的他就没打过猎了。
大概外公七十多岁的时候又收了一个年轻人做徒弟,刚开始对外公来说,这个年轻人还不错,懂事,有礼貌,不怕苦不怕累,也不嫌外公啰嗦。
要说对外公来说,拜师第一步不是磕头,而是吃师傅的口水,师傅把嚼碎的饭吐出来给徒弟吃,算是入了门。这也就难住了多少想拜师的年轻人。
这年轻人叫郭亮。郭亮不仅吃了外公的口水,还在生活上对孤单的外公很关心,洗衣服、挑水,冬天还和外公一起睡,让外公觉得比儿子还亲。
只是日久见人心,后来两件事让外公发现这个徒弟好像有点问题。第一件事,这个徒弟总是打听外公房子里的风水局的具体位置。
外公刚开始觉得他好奇,后来发现他趁着外公不在家时用罗盘在屋里转悠,而且对打猎的事情也不怎么上心,外公觉得他根本就不是来学打猎的,但是看在他对自己那么好的份上也不好点破,只是对他的好感就少了许多。
第二件事彻底让外公失望了。外公门前有一口两丈宽的水塘,春天来了水塘里蝌蚪成群结队,少说也有上万只,但都被郭亮给害死了。
那天郭亮闲得无聊,用刀将水塘划开了一个缺口。水塘里的水很快就流干了,蝌蚪被太阳晒死,黑压压的一大片,看着外公直说作孽啊作孽。
外公觉得这个徒弟心狠手辣,只是表面上装得好,于是就赶他走。这时郭亮不干了,说道:“你让我走可以,我给你干了这么多活,也不要钱,你把这房子卖给我,等我爷爷死了就埋在这里,要多少钱你出个价。”
外公把他骂走了,后来郭亮的家人又来闹了小半年,把外公折腾了个够,之后就再也不收徒了!
后来郭亮买了套电猎工具,从山顶到山脚铺设电线,凡是经过的猎物无论大小都遭殃,没几年附近的野生动物就被他弄得差不多了。
不过郭家也没发财,反而家道中落,父亲突然猝死,母亲在工地上又出了工伤,郭亮把母亲工伤的赔偿全拿去赌了,母亲一气之下五十多岁就嫁到其他地方。郭亮后来又把家里的物件房子全卖了去赌,如今剩得无家可归,大家都说他报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