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牛吐血毁考卷,状元感恩报恩人
这个故事是我太姥姥讲的,我太姥姥是一个盲人,生来就是。她心里的这个世界和我们......
我太姥姥啊,是个盲人,生来就是。她呀,特别有意思,虽然看不见,但她对很多事情,有时候比我们这些有眼睛的人看得还清楚。她能不依靠别人指引,就找到十几里之外的太姥爷坟墓。对我们这些晚辈,基本一摸脸就能认出谁是谁,长啥样!
老太太九十九岁去世的时候,说的还是她姥姥传下来的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科举时代,那时候读书人啊,十年寒窗,就想一步登天。村里来了一个秀才开了个私塾,很多农家孩子就送过去读书,希望他们能出人头地。其中有个孩子特别聪明,后来真的中了举人。
这举人要进京赶考了,全村人都乐坏了,纷纷凑钱送他上路。临行前,他妈做饭给他吃,眼泪就下来了,当妈的总是舍不得,盼着孩子能出人头地。一边做饭一边念叨着:“天上、地上的神啊,如果我儿子能考上状元,我就愿望都满足了,有恩报恩,有怨抱怨啊!”
这可是大逆不道啊,许了就得报,好的不灵,坏的却得灵!
这孩子啊,离开家乡,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京城。
顺利进入考场,打开考卷一看,嘴角微微上扬,胸有成竹,笔走龙蛇,把所有的学问都写成了美妙的文章。就在这时候,一阵风吹起来,不知道从哪儿冲出来一头黄牛,直接朝书生撞去,到了他的桌子前,却不敢伤他,张口就吐了一口鲜血,把卷子都染红了,一个字也看不清楚。
考官一着急,赶紧把牛赶走了,书生更急了,赶紧换了一张纸继续写。
第二张写得差不多了,牛又冒了出来,又吐了一口血,又把卷子都毁了。书生都急得想吐血,赶紧从考官那里拿了一张新的卷子,第三次重写,一边写一边提心吊胆地防着那头牛。
可想而知,书生第三张卷子刚写完,那牛又出现了,又朝书生的卷子扑来。
书生闭上眼睛,心想:“老天要亡我了,认命吧!”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一个农夫,手里举着鞭子,狠狠地抽向那头牛,那牛疼得落荒而逃。
农夫走到书生身边,坐在他的桌子旁说:“孩子,你尽管写,我替你赶老牛!”
书生连声谢过,埋头继续写卷,那头牛又来了几次,都被农夫赶跑了。最后,书生完成了卷子,交给考官,然后向农夫深深地一鞠躬,感谢他的恩德,问他叫什么名字,以便日后报答。
那农夫推辞着不肯说,最后还是红着脸说:“回去问问你家先人,就说我叫“西地亡人”啊,我来救你也是报恩,你母亲对天神和地鬼都许愿了,要是有恩报恩,有怨抱怨,你们家那些冤亲债主来找你抱怨了!”
书生记下了这些,果然高中状元,衣锦还乡,回到家乡。
庆贺之后,状元郎想起了那个赶牛的农夫,就问爷爷:“我什么时候有恩于一个叫“西地亡人”的农夫?” 还告诉家人这件事。家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什么时候有恩于这个“西地亡人”,甚至根本不认识这个人。
过了很久,状元的爷爷才想起来一件事:原来,状元的太爷爷曾说过,他们家世代务农,有一天在开垦荒地的时候,挖出了白骨,赤裸裸地暴露在草丛里。善良的家人把白骨埋了,无名地称呼为“西地亡人”。想必就是这个“西地亡人”感念当初的埋身之恩,来护佑状元平安考试的!
后来,状元的爷爷又记起来:祖上是做屠夫的啊!
善恶之事,有些现世报应,有些影响子孙,当世的人以为一死了之,没想到因果不遗,还是为子孙积点阴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