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毒蜘蛛
巴西流浪蜘蛛(Phoneutria spp.)——别看名字普通,这玩意儿的毒性极强,咬到手指都能让人全身抖动,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常在热带雨林的落叶层里出没,白
巴西流浪蜘蛛(Phoneutria spp.)——别看名字普通,这玩意儿的毒性极强,咬到手指都能让人全身抖动,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常在热带雨林的落叶层里出没,白天也活跃,碰到要小心。
澳洲漏斗网蜘蛛(Atrax robustus)——悉尼附近的标志性蜘蛛,外形像大号的黑色蟹蛛。它的毒液里含有神经毒素,受害者会出现剧烈的全身痉挛,若不及时用抗毒血清治疗,后果相当严重。
黑寡妇(Latrodectus spp.)——全世界都有分布,尤其在温暖的地区最常见。雌蛛背部有那颗醒目的红色钟形斑点,毒性虽不至于致命,但会导致强烈的肌肉疼痛和出汗,男性尤其敏感。
棕寡妇(Steatoda grossa)——外形与黑寡妇相似,却常被误认为“可爱”的家居蜘蛛。它的毒液对人体的威胁相对较低,偶尔会引起局部红肿和疼痛,但大多数人都能自行恢复。
红背蜘蛛(Latrodectus hasselti)——澳洲本土的黑寡妇亲戚,背部鲜红的“X”形标记十分显眼。咬伤后会出现剧烈的腹痛、心跳加速,尤其是儿童和老人更需要及时就医。
巴西虎蛛(Phoneutria nigriventer)——常被称为“香蕉蜘蛛”,因为有时候会藏在运送的香蕉箱里。它的毒液中含有多种神经毒素,咬伤后会出现眼睛视力模糊、呼吸困难等症状。
六眼巨蛛(Haplopelma lividum)——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里常见,体型大到可以把手撑在背上。虽然不常主动攻击人,但一旦被激怒,咬伤会导致剧烈疼痛和局部坏死。
沙漠黑寡妇(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干燥地区,背部有12至13个黑色斑点。它的毒性比普通黑寡妇更强,受害者可能出现剧烈的肌肉抽搐和心率失常。
金环蜘蛛(Ctenidae spp.)——南美洲的森林地带常见,体毛密集,金黄色的胸部环纹十分显眼。咬伤后会迅速出现全身发热、头痛和恶心,重症者需要立刻注射抗毒血清。
亚马逊巨蛛(Phoneutria fera)——体型比巴西流浪蜘蛛更大,生活在亚马逊雨林的树冠层。它的毒液尤其针对神经系统,咬伤后会出现强烈的全身痉挛、视力模糊,甚至导致短暂的失明。